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長江委”)昨天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表示,從2005年至2015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不過,干流水質趨于好轉,污染物濃度下降。長江委有關負責人呼吁,長江大保護需建立跨部門跨區(qū)域的協調機制。
據介紹,2015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為346.7億噸(不含火電廠直流式冷卻水和礦坑排水368.5億噸,不含西藏廢污水排放量),與上年度同比增加7.9億噸,增幅2.4%。其中,生活污水151.2億噸(含第三產業(yè)和建筑業(yè)56.3億噸),占43.6%;工業(yè)廢水195.5億噸,占56.4%。
2005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量為296.4億噸,至2015年,總增幅達17.0%,呈逐年增加趨勢。
不過,長江水質總體較好。據介紹,按《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評價,長江流域全年期水質符合和優(yōu)于Ⅲ類水的河長占比從2006年的66.7%,增加到2015年的78.8%,干流水質狀況趨于好轉。
長江流域評價水功能區(qū)方面,水質達標率也從2012年的64.1%增長到2015年的70.9%。
據悉,長江流域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等。
為何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增加,水質轉好?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副局長楊永德分析,伴隨經濟社會發(fā)展,人均用水量、工業(yè)用水量均在上升,排水量也在上升;但是,隨著沿江城市廢污水處理廠以及工業(yè)園區(qū)的建設完善,原來散排的廢污水經過集中統一處理后,再排放入江,大量污染物質得以被截斷,水中污染物濃度下降,水質得以改善。
不過,一個現實問題是,長江上下游、左右岸往往分屬不同行政區(qū)域,在流域開發(fā)、利用和保護中矛盾往往很難協調。
對此,長江委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金興平提出,長江流域的綜合治理需破除“各自為政”壁壘,統一規(guī)劃、統一監(jiān)測、統一調度、統一監(jiān)督。下一步,長江委將繼續(xù)推動《長江保護法》出臺;推動跨部門、跨區(qū)域協調機制的建立完善,共同促進長江流域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