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滄州市出臺《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以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建設為主線,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著力完善規劃、建設、管理、戶籍、土地、財政、投融資等政策措施,統籌安排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積極構建功能完備、布局合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體系,為建設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將城中村、城郊村及易地搬遷進入城鎮的村莊改造納入棚戶區改造范圍,推動棚戶區改造與名城保護、城市更新相結合。推行政府購買棚改服務,加大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力度,各地新啟動的城鎮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達到80%以上。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加快城市綜合交通網絡建設。重點推進保滄公路滄州西至小園段改建工程、G307滄州市南繞城項目的建設,力爭實現2018年竣工通車。加快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繞城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提倡綠色出行,到2020年,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按照“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打通各類“斷頭路”,增加街巷支路密度,形成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個等級構成的級配合理的道路網系統。嚴格落實充電設施配置要求,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充電設施布線條件應按照停車位100%預留。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充電設施布線條件應按配建停車位數量10%的比例預留。
推動新型城市建設。與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同步開展總體城市設計和近期建設用地范圍內重點區段城市設計。加快建設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實施“互聯網+”城市計劃,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打造“智創空間”“智創園區”。推進全市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公共區域免費WiFi全覆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完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立與垃圾分類收集、資源化利用及無害化處理相銜接的生活垃圾收運網絡。加強餐廚廢棄物和建筑垃圾管理,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
加快城市群建設。東部地區以建設河北沿海增長極為目標,做大做強滄州都市區;以石黃城鎮發展軸、京滬發展帶、沿海發展帶引領滄州主城區、青縣、滄縣、黃驊市和海興縣各城鎮協調、綠色發展,加強城鎮間的交通銜接、產業協作,做大做強滄州中心城區和黃驊中心城區,建設大滄州都市區,推進產業及人口向沿海、城鎮及園區聚集。西部地區積極培育以任丘為核心,以肅寧、河間為支點的任肅河城鎮群。引導泊頭—南皮、孟村—鹽山相向發展,建設成為兩個同城化發展地區。加強各城區之間交通、供水、排水、供電、通信、供熱和燃氣、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實現設施同網。全市實現依托高速公路陸路運輸“15·30·60”目標,滄州市中心城區和各縣(市)中心城區15分鐘內可進入高速公路網,滄州中心城區以高速出入口為起點30分鐘到達市域相鄰縣(市)、60分鐘通達市域內全部縣(市)。
培育發展一批中小城市。自2016年起,實施縣城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著力完善服務功能,增強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品質,打造有歷史記憶、地域特征、宜居宜業的美麗縣城。到2020年,全市形成1個大城市(滄州中心城區),2個中等城市(任丘中心城區、黃驊生態新城)和11個小城市的發展格局。科學整合鄉鎮行政建制,推進撤鄉設鎮、撤鎮設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穩步推進村委會改為居委會工作。
輻射帶動新農村建設
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重點完成滄州吳橋雜技大世界省級重點片區及中心城區高速合圍片區、青縣張廣王片區、河間市景和片區、獻縣古單橋片區等市級重點片區建設任務。完成492個省級重點村建設任務,實施民居改造、安全飲水、污水治理、街道硬化、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清潔能源利用、“三清一拆”和垃圾治理、村莊綠化、特色富民產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鄉村文化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專項行動,打造一批特色小鎮、精品村和旅游示范村。加快推進12個中心村示范點建設步伐,在全市農村推廣引入PPP市場模式,建立農村環境衛生清潔長效管護機制。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實施城市周邊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推廣農村客運片區經營模式,建設實體性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落實好省關于2016年基本公共衛生經費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45元,服務項目增加到12類45項的要求。
帶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加強與郵政便民服務網點、供銷便利店、超市等流通主體合作,提高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加快實施快遞下鄉工程,打通農村快遞物流“下鄉與進城”的雙向快捷通道,改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環境。
完善城鎮住房制度
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全面落實滄州市關于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將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列入年度考核目標體系。完善住房用地供應制度,優化供應結構。將農民工和城鎮個體工商戶納入住房公積金覆蓋范圍,全面開展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和轉移接續,提高進城務工人員住房消費能力。研究制定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盡快推出針對農民進城購房的信貸產品。推行個人住房貸款保險業務。
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實行公租房貨幣化,原則上不再新建公租房,住房保障方式由采取實物與租賃補貼相結合逐步轉向租賃補貼為主。擴大保障范圍,把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納入到城鎮住房保障體系,保障性住房覆蓋范圍拓展至符合條件的鄉鎮教師、醫務工作者、鄉鎮政府及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合理確定租賃補貼發放和實物保障的準入標準,實行梯度保障,做好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