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半,家住北京朝陽區某小區的文豐(化名)在出門去上班時,習慣性地把幾包垃圾帶走。
他家樓下門口立著三個垃圾桶,一只藍色的桶標著“可回收物”,另兩只黑色的桶標著“其他垃圾”,字樣略有些模糊了。文豐看也沒看,隨手把垃圾丟進“隨便一只”桶里。他對此習以為常,并說他身邊的很多人都是如此。事實上,這些垃圾桶的確長期“表里不一”,往里一瞅,總能看見不同類型的垃圾“不分彼此”地混在一起。
垃圾分類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上游的垃圾分類、中游的垃圾運輸和下游的垃圾處理均涵蓋在內,環環相扣。最前端的垃圾源頭分類,和普通居民直接相關,也直接決定了后面環節的成效。
據相關統計,社區是垃圾最主要的來源。近日,《工人日報》記者走訪了幾個居民小區后發現,北京作為全國第一批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城市雖有16年之久,其垃圾分類現狀卻不容樂觀。
試點小區垃圾分類情況欠佳——
居民頭疼“垃圾分裝是一件麻煩事”
垃圾之所以需要分類,為的是方便之后能根據不同類型垃圾的特點來進行分類處理,以利于回收再利用、減少污染。一個數據是根據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的報告,中國普通家庭廚余垃圾的重量在垃圾總量中所占比重極大,約為 60%~70%,如果分類執行到位并通過正規處理廠將廚余變為肥料,那么城市垃圾的末端處理量將大大降低。
文豐坦承自己的環保意識不夠,他一方面認為“對我來說沒用的東西都是垃圾”,因而很少思考垃圾回收的問題;另一方面,他覺得“垃圾分裝是一件麻煩事”,而且他“一直沒搞明白垃圾到底怎么分類”。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不知道垃圾如何分類是許多居民的困惑。根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及其評價標準》,城市生活垃圾可分為六類:可回收物(包括紙類、塑料、金屬、玻璃、織物),大件垃圾(包括廢家用電器、家具等),可堆肥垃圾(包括剩余飯菜等易腐食物類廚余垃圾、樹枝花草等可堆漚植物類垃圾等),可燃垃圾(包括植物類垃圾,不適宜回收的廢紙類、廢塑料橡膠、舊織物用品、廢木等),有害垃圾(包括廢日用小電子產品、廢油漆、廢燈管、廢日用化學品和過期藥品等),其他垃圾。有的城市還專門制定了當地的垃圾分類標準,與此也較為類似。
在曾被媒體稱為北京市垃圾分類“明星社區”的朝陽區棗營北里小區,記者看到除了有兩個普通的“其他垃圾”箱之外,還有一個有語音提示功能的智能化垃圾箱,設置了“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它垃圾”三類。然而,各類垃圾混裝的現象同樣存在。
智能化垃圾箱上還有一個電子屏幕循環播放垃圾分類宣傳視頻,但也有幾個垃圾箱上的電子屏幕是黑的。據在其中一個垃圾箱對面開店的劉姓商家說,這些電子屏會24小時播放宣傳視頻,不亮的應該是壞了或者沒電了。“幾個月了吧,還沒人來修。”他還告訴記者,以前的“綠袖標”這幾年也見得少了。
所謂“綠袖標”是在試點小區配備的垃圾分類指導員,主要負責對居民垃圾分類進行宣傳和指導。在垃圾分類試點小區昌平區北京北小區,公示欄上寫著有9名垃圾分類垃圾減量“綠袖標”指導員。記者致電給“綠袖標”負責人,接電話的卻是該小區物業,該工作人員說,這名負責人“早就不在這兒上班了,都好幾年了”。
教育不足與制度性約束缺乏——
“會不會垃圾分類跟素質沒什么關系”
棗營北里小區的董阿姨說,人越來越多以后,不會進行垃圾分類的人也多了。北京北小區的許大爺告訴記者,居委會有時候會搞垃圾分類的宣傳活動,但是年輕人一般很少參加。
對于垃圾分類的難題,網絡上總有一種聲音認為,這應歸咎于“中國人素質太低”。多年從事環保公益事業和垃圾分類研究的陳立雯則說:“這種說法是非常沒有道理的,會不會垃圾分類跟素質沒什么關系。”她說,如果管理層面沒有到位,就不能說是因為民眾素質低。
文豐的素質并不能算低,國內一流大學畢業,就職于高薪企業。在他過往的生活經歷中,除非是自己主動去關注,否則很難接觸到垃圾分類相關的概念并將之內化為自身的行動。“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垃圾分類的氛圍。”他說。
陳立雯從2011年以來,一直在對北京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進行觀察和調研。在她看來,試點小區只是在數量上逐年增加了,而在垃圾分類的實質效果上并沒有明顯提高。
垃圾分類相關的宣傳教育還很不足,陳立雯認為,現有的垃圾分類教育基本是“活動式的宣傳”,很難到達每個居民。許多小區的垃圾分類宣傳大部分是為了應付上級的即時性任務,并不是持續而固定的工作,也從來沒有真正貫徹到居民中去。
在陳立雯看來,要真正落實垃圾分類,不能只靠道德來約束的,因為道德約束的前提是長期而成熟的垃圾分類教育。垃圾分類的本質問題在于,需要有根本性的制度性約束措施來實現。她舉例表示,目前北京的垃圾分類和垃圾處理的基礎設施配備還很不到位,有些相關的規定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征求意見稿)》,是中國首次提出“強制”進行垃圾分類。今年9月,《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也提出,“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將適時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據了解,這些方案在業內也引起了討論。
一種市場化的探索——
“互聯網+垃圾分類”
有觀點認為,需改變由政府主導垃圾分類處理的現狀,引入社會資本共同解決垃圾分類處理的難題。垃圾分類的市場化運作還處在探索階段,目前在全國多地都有利用“互聯網+”進行垃圾智慧分類的倡導。
近幾年來,北京市也在探索使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推廣垃圾智慧分類。據媒體報道,北京環衛集團去年推出“垃圾智能分類模式”,居民可在智慧廚余垃圾桶或再生資源回收柜上通過掃描二維碼,領取垃圾智慧分類使用包。將垃圾分類打包好后,貼上使用包里配備的二維碼,投入到回收柜中即可。
陳立雯認為,“互聯網+”只是手段,如果沒能把工作做到“人”身上,這些工作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而很多“互聯網+”垃圾處理企業,主要針對的都是廢品的回收,并不涉及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不能說是解決真正的垃圾分類問題。此外,由于拾荒群體的存在,這類企業的回收成本就顯得過高了。
“自然之友”垃圾減量項目主任孫尚華則認為,越多的人從事垃圾分類或者回收的工作,總歸都是一件好事。她說,很多這類公司現在還掙不到錢,雖然廢品回收也能帶來利潤,但是投入遠比產出大得多。
“綠色地球”是一個致力于垃圾分類的企業,借助互聯網技術手段改變人們對垃圾分類的觀念,目前已覆蓋成都 482 個社區 16.08 萬家庭。其創始人汪劍超在今年10月一場演講的最后說:“改變世界的方式,除了一小部分人去做很多的事,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大多數人在做同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