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批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城市,已經“試”了16年,公眾仍不知如何分類,這份成績單有點難看。下一個16年,路要怎么走,還請多費心、多盡力。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近日發布消息稱,將設置垃圾“分類、分質、分時”收運試點,促進居民源頭分類,同時將探索設置垃圾“不分類、不收集”懲戒試點。但《工人日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知道如何分類,成為困擾諸多小區居民的難題。
分類作為垃圾處理的前端,其作用得到世界公認,但知易行難。即使垃圾分類到“嚴苛”級別、被公認為做得比較好的日本,經過40多年的努力,也還沒達到100%的水平。不過,北京與上海、南京等作為全國第一批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城市,已經“試”了16年,公眾仍不知如何分類,這份成績單有點難看。一方面,當然與城市垃圾總量不斷攀升有關。據權威部門預計,至202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將會達到每天2.8萬噸。每天一座“垃圾山”,處理起來確實令人頭疼。另一方面,垃圾分類推行本身是否也有需要完善之處?
公眾對垃圾分類認知水平低,當然與公眾的公共意識有關。有些人能夠堅持垃圾分類投放,有些人不愿意,公共意識是分水嶺。垃圾分類作為一種新習慣、新素養,公眾需要在生活中不斷適應、反復習得,才能內化為一種素質,外化為一種習慣。這一過程中,政府也要有所作為,引導、幫助公眾養成垃圾分類意識。在日本的垃圾分類指引中,一個塑料飲料瓶被分為瓶蓋、塑料紙、瓶身等幾部分予以投放。反觀國內,垃圾分類普遍處于粗放狀態,分類簡單且缺乏標準指引,公眾難以準確拿捏。還有就是公眾教育,對成年人更要對未成年人,這方面,許多城市乏善可陳。16年試點,假如一開始就從幼兒園抓起,當年的孩子如今都踏入社會了,垃圾分類意識也都深入這一代人心中了吧。
公眾對垃圾分類的認知水平,直接影響參與水平。在公眾參與維度,公共管理是否做到無縫對接?城市垃圾分類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分類開始,不同種類垃圾經過不同渠道進入不同處理終端,這樣的分類才算徹底。一些垃圾分類較成熟的國家,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填埋場、餐廚垃圾處理廠,對那些不能再生的垃圾分門別類送至不同處理廠,最大程度減少垃圾總量。而國內城市的垃圾分類,后端處理往往跟不上,結果出現了這樣的場景——老百姓在前端仔細地做好垃圾分類,并按不同種類分別投放,卻被環衛工人一股腦兒扔上車運走,導致前功盡棄。久而久之,公眾參與熱情也就被澆滅了。
由于缺乏剛性制度保障,個別城市的垃圾分類還出現隨主政官員變動而發生變化的現象。有些領導重視垃圾分類,便會在他任期內出臺政策,力推這項工作,但當他調任或退休,后來者未必對垃圾分類那么用心,這項工作就可能出現停滯甚至倒退。所以,垃圾分類必須有一系列的保障——硬件配置主要體現在后端處理上,要讓公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軟件配置主要體現在制度保障,成文制度既約束城市管理者,保證垃圾分類成為一座城市恒久的公共政策,也要約束普通公眾,譬如利用經濟杠桿,對不守規矩者進行處罰等。
16年的試點、試錯,得失幾何心里應該有個譜。下一個16年,路要怎么走,還請多費心、多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