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末,70萬濟源人中,50萬要在城市生活和就業。在《中原經濟區縱橫談》中,濟源市委書記趙素萍提出,將繼續做好城鄉一體化的試點,打造城鄉一體化的“濟源模式”。而開封、周口、信陽等其他省轄市,在《中原經濟區縱橫談》中,也根據各地特色,紛紛亮出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制勝“法寶”。
濟源▲▲打造城鄉一體的“濟源模式”
在濟源,最幸福的是農民兄弟。數據顯示,2010年,濟源農民的平均收入至少高出全國和我省平均水平30%以上。
濟源市委書記趙素萍表示,今后濟源市會把發展的重點放在農村,在產業布局、公共服務等方面,打造城鄉一體化共同富裕的“濟源模式”。
具體來說,濟源市在未來要大力打造城鄉一體化的先行區,與周邊開放合作的示范區,南太行沿黃生態屏障區,改革開放試驗區,新型有色、機械裝備、能源基地。進一步突出城鎮化的帶動作用,“十二五”末全市70萬人口中要有50萬人在城市生活和就業。
周口▲▲打造全省糧食生產核心區
中原經濟區是全國的“糧倉”,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區,而周口則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常年糧食產量約占全省的1/7,是全國第一小麥生產大市。
周口市委書記毛超峰表示,將根據中原經濟區主體功能定位,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要位置,力爭2015年糧食總產達到170億斤,2020年達180億斤以上,成為全省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穩固中原經濟區在全國規劃中的農業基礎地位。
新鄉▲▲推動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和濟源不謀而合的是新鄉。新鄉市委書記吳天君表示,將圍繞求解“四大難題”,把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作為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吳天君表示,今后將解決好“農村發展什么產業、在什么地方發展”,“農民居住什么環境,在什么地方居住兩大課題”。具體來說,要在今后的5年內,努力把新鄉打造成為中原經濟區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先進制造業基地、高素質人力資源培育基地、現代農業試驗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合理的產業布局、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就業結構,在城鄉建設面貌形態和群眾幸福感指數四個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開封▲▲構建“一極兩圈三層”發展格局
鄭汴一體、鄭汴新區的概念,加上半個小時的車程,開封已成鄭州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開封市委書記劉長春表示,在中原城市群中,開封與鄭州的空間距離最近,產業互補性很強,最易于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功能協調、形成合力。劉長春表示,將深入實施工業強市、開放引進、旅游帶動、科教興汴、城市化和可持續發展六大戰略,以“鄭汴新區”為核心增長極,以鄭汴一體化區域為核心層、“半小時交通圈”區域為緊密層,“一小時交通圈”內城市為輻射層,積極構建“一極兩圈三層”的發展格局。
三門峽▲▲建設為“大通關”機構
身為河南“西大門”、豫晉陜黃河金三角試驗區成員的三門峽,將著力建設成為“大通關”機構。三門峽市委書記李文慧表示,已落戶三門峽的國家鋁及鋁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正在加快建設,加上三門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三門峽海關,這三者將支撐起三門峽的“大通關”機構。
屆時,在三門峽將實現貨物就地報關、出口清關等,進一步疏通進出口渠道。從而鞏固三門峽優勢產品出口,還能吸引周邊優勢出口產品向三門峽集聚,使三門峽成為黃河金三角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
商丘▲▲建設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
商丘市委書記王保存表示,商丘將努力發展成一個區域性中心城市,著力構筑中原經濟區東部支點。商丘將著力推進區域合作,以商丘為中心,向西呼應鄭汴,向東承接蘇魯浙滬;突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堅持不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發展工業,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
同時,以推進城鎮化為切入點,統籌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騰出更多的土地支持工業,轉移更多的農民到城市生活;圍繞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打造新型化工業及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