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外公布,先后醞釀兩年之久的出租汽車改革及網約車新政方案終于揭開神秘面紗。方案中最令人關注的是,網約車的合法地位獲得明確。今后,滿足條件的私家車可按一定程序轉化為網約車,從事專車運營。
早在去年10月,這兩份文件的征求意見稿就已經對外公布,專車已獲得合法地位。現時,正式稿的公布引來專車行業的舉杯慶賀,全因“網約車必須轉為營運車輛,8年強制報廢”和強制規定司機和專車公司簽訂勞務合同的規定都取消了,改成了和私家車一樣的60萬千米報廢及“未達到60萬千米但使用年限達到8年時,退出網約車經營”以及“平臺公司可根據工作時長、服務頻次等特點,與駕駛員簽訂多種形式的勞動合同或協議”。這意味著,私家車和兼職司機都可以合法地接入專車,而有數據顯示其占比高達90%。此前8年強制報廢和簽訂勞務合同的規定,會將兼職司機完全擠出,讓專車完全變為貴價版的士,不僅失去了原本利用社會閑置資源的意義,也會令交通部明確鼓勵的拼車出行成為一句空話。所以,修改了這兩項條款的正式稿,為拼車出行真正落地提供了法規支持與保障。至此,隱含著共享經濟理念的專車終于真正地合法了。
當然,獲得了潛在通行證的拼車模式迸發出的活力也完全對得起這份對創新的鼓勵。根據Uber的數據,其多人拼車產品人民優步+(UberPOOL),在早晚高峰的一線城市核心商圈拼車成功率以97%領先全球,中國成為拼車人數最多、拼車訂單量最高的國家。同時,拼車對于改善城市交通與環保方面的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反對者曾以專車增加城市擁堵作為論據,而在拼車模式下,省油又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同等出行需求下還能減少路上行車緩解擁堵。
共享經濟理念下的專車,其實和城市交通規劃的趨勢是一致的,都是在探索一種更高效、更環保的新出行模式。今年,深圳推出了HOV(多乘員車輛專用)車道,此前幾年也有其他城市做此嘗試,實際上和美國的car pool lane(拼車車道)理念是一樣的,都是鼓勵多人同乘減少路上車輛。專車的拼車產品,有利于促進拼車理念的推廣,而交通規劃與專車平臺技術的深度結合,也預示著在共同探索新出行模式這一點上,有著更多的未來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和許多文件一樣,這兩份文件也只是綱領性規條,專車最終仍由屬地管理,這就意味著各地可能會作出完全不一樣的選擇和規定。從交通部明確支持拼車到這兩份文件正式出臺的數月之間,對專車表現最友好的上海選擇了與滴滴合作,Uber也將總部落在了上海,未來的改革成果和經濟收益都是被看好的;而部分城市,相反地選擇了以“黑專車”的名義嚴打罰款,也有試圖自行推出類似平臺最終不了了之。可以想見,當下出于方便對專車的監管會沿用很多的出租車監管條款,期待著在實踐中對這些條款逐漸地作出改變和完善。雖然目前全球并不存在專車監管的先進經驗,但一個肯定的原則是,沒有哪個國家會將專車當成的士來監管,因為這顯然并不可行。去年,美國加州出臺了新的法律,規定專車要購買不同于私家車的移動出行服務保險,這就是推動專車行業發展和新出行模式的監管進步。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能在中國誕生出值得全球效仿的專車監管方式。
專車真正地合法了,真正的專車合法了,這是值得欣喜的,卻不是終點,而是平臺企業、監管方和出行者共同探索新出行模式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