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楊偉民日前在“十二五”城鎮化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本世紀以來國內城市的建成區面積擴張了50%,而城鎮人口只增加了26%,城鎮化發展存在低密度和分散化的傾向。對此,發改委將會研究制定一個城鎮化發展的重點專項規劃。
“目前中國國家級和省級的開發區超過1500個,每個開發區的平均面積是6平方公里,大的是15平方公里以上?!睏顐ッ癖硎?,這種分散化的開發格局,不但耕地承受不了,能源也承受不了。
楊偉民稱,城市的粗放型發展,造成土地城鎮化明顯快于人口城鎮化,大中型城市集中的人口規模、人口比例在全部城市人口當中所占的比例明顯偏低,城鎮空間分布格局不合理,人口集中程度不夠?!笆濉逼陂g,我國城鎮化的目標是把城鎮化率從47.5%提高到51.5%,并將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改善城市的低密度分散化傾向,提升城市的密集度,提升城市土地使用效率。
發改委官員的這一表態,可以看作是拉開了城市密集度提升的新一輪城市化進程,這將會帶來什么問題,帶來什么機會機遇,本期我們邀請了5位學者做客南方經濟圓桌,對為什么要提升城市密集度?提升城市密集度有什么意義?以及提升城市密集度將帶來什么機會?改變怎樣的城市生活生態……等諸多問題一一作答。
話題1
為什么首提提高城市密集度?
朱鐵臻:中國各級城市都存在盲目擴張傾向
現在城市擴張太盲目,小城市很快想變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很快想變成大城市,大城市想很快變成世界級城市,這個傾向不對?,F在很多地方腦子一熱就大搞開發,拼命求大求全,比如北京現在遇到的一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因為既要做經濟中心,又要做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鋪開得太大。所以要明確城市定位,不要隨意擴張。
丁力:中國城市化當中粗放情況比較明顯
我國現在城市化當中粗放型的部分比較明顯。城市密集度涉及到城市發展理念的問題,目標到底是要建一個資源節約式的城市還是一個奢侈的城市。國內有50多個城市宣布要建國際化大都市,那么就得建國際化機場等一系列國際化城市的配套設施。
另外有些城市倡導田園式,建廣場、花園等也會提高人均面積占有量。要根據我國的情況更新城市發展理念,每個城市要有合理的定位,要對城市功能有規劃,不能盲目的攀比和使用土地資源。
黨國英:提升密集度是破解農民工命題的重要途徑
農民工問題的關鍵是農民進入城市、進入發達地區獲得工作崗位后,工資水平低,買不起或租不起城市的規劃區住宅;或者即使能買得起、租得起規劃區住宅,也因為戶籍門檻的存在,使農民難在少數大城市或東部發達地區住下來而成為當地居民。深入推進城鎮化,保障進城農民工利益,已經成為破解農民工命題的重要途徑。
袁志剛:中國人口客觀決定城市不能走歐美模式
中國有13億人口,客觀決定不能擁有美國人和歐洲人居住方式。中國的人口已經13億了,怎么樣居住,怎么樣城市選擇,怎么樣讓生活更好,怎么樣相互之間還提供服務,一分散以后就業都很困難,找不到工作。
我們現在講“十二五”要提升服務業,前提就是你給我服務,我給你服務,相互之間提供服務,所有的活動都要社會化,都要交換的,這個只有香港能做的到。做一個很小的事情只要有規模就做上去了,但是一分散就沒法做了。
毛丹平:城市密度反映了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
在什么情況下城市會密集?首先是制造業密集,比如香港過去新市鎮運動,荃灣、屯門、上水、元朗,其實是將制造業移到這些地方才形成了密集的新市鎮。其次應當是商業非常密集,因為消費者需要居住在商業發達的地方。第三是文化密集,提高密度是很重要的,能解決資源浪費,提高商業效率,但是能否提高人的幸福,關鍵在于文化氛圍。
話題2
如何提高城市密集度?
黨國英:耕地應該增加,城市長高有利于節約耕地
耕地方面來講我的看法是比較極端的,我認為現在耕地不但不能少,反而應該增加。城市現在的利用率低,要騰出來是很容易的。城里人買幾套房的很普遍,應該進行限制,尤其要限制建別墅,要不然就蓋到山上去,把平原的好地用作耕地。
無論是從普工到技工,還是由小城市到大城市,農民工的城市夢已經在較高的城鎮化水平下成為現實,而通過適當改革解決城鎮化遺留的問題,給農民工稱心的保障還需要各方的繼續努力。
朱鐵臻:不能搞“一刀切”
城市擴展其實并非占用的都是耕地,將農民集中后也可以省出一部分耕地來。但是要注意逐步轉移,要根據地區是否有這個條件,不可能一下把農村人口都轉移到城市去。關鍵是地區的實際情況,短期內能容納多少人。要立足各地實際,不能搞“一刀切”。
我國大城市和小城市、東部沿海和中西部產業結構不同、經濟發達程度不均,城鎮化就應因地制宜。當前,一線大城市人口負荷不斷加大,其本身也面臨著一些發展的問題,因此,推進城鎮化不能僅靠大城市,而應該把重點放在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上。
丁力:鼓勵農民自主創業
動員農民上樓,讓他們騰出宅基地,達到節約用地的目的,是有合理性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到農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如果不能解決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的話,農民進城后就會淪為弱勢群體。不能只顧拿走農民的土地,應該給他們出路,比如鼓勵其自主創業,讓農民真正融入城市。
袁志剛:比較擔心扁平化發展
我比較擔心扁平化發展,就怕非常小的縣級城市甚至前一陣有人說中國的問題要解決,小城鎮發展模式,那是本人絕對反對的,小城鎮是沒有效率的,而且因為土地指標緊張,通過農民宅基地的置換,現在的縣城以及更小的城鎮都在大規模搞基本建設,搞完了沒有企業沒有工廠沒有人愿意去,只是把農民開始集中居住起來了,這樣將來對中國國土的浪費都會造成巨大的后果。
毛丹平:未來城鎮化和過去天壤之別
過去城市化進程很快,十多年間,經濟增長的引擎是房地產和汽車等具有高拉動作用的產業,尤其是房地產的發展帶動了城市化。以房地產開發為基礎的結果使農民被城鎮化,帶來了痛苦。
“十二五”期間,城鎮化和新科技發展要成為新的引擎。但未來城鎮化的概念和過去城市化是不一樣的。有的城市要加快發展,有的要限制,有的要進行結構化調整,大、中、小城市的策略不能一樣。
話題3
未來人口城鎮化將會出現怎樣變化?
黨國英:土地容積率一定不能降低
政府的規劃里,土地容積率一定不能降低。需要有機制,讓住房需求不能太奢侈。城市效率低,城市買房的太多,房產稅沒有推開,需求過旺。有不少入對城市吸納人口的潛力表示懷疑,以為中國城市就業機會不足,能源短缺,土地短缺,住房供應不足,都不允許城市化速度太快。我以為這種疑慮的依據并不充分。我們的問題不是沒有土地,而是體制和規劃方面的問題導致土地的巨大浪費。
朱鐵臻:宜大則大,宜小則小
不能完全要求城市建成區的面積和城鎮人口增幅相同,要考慮人是否有工作可做。因此首要是要發展產業,為人口提供就業機會。如果一味的提高密度,但是產業跟不上,那么這些人口也不能真正留下來。
比如說北京,按理說北京是首都,應該大家都能來,但是北京不可能放開,放開了根本承受不了。城市化關鍵是要多元化,每個地區情況不一樣,要根據各地的情況,宜大則大,宜小則小。但是不能說直接規劃出一個尺度,要根據經濟發展,實際可能來做。
丁力:加強城市區域規劃,建“花瓣型”城市
提高城市密集度其實主要是提高城市經濟密集度,首先是要加強城市規劃,從規劃入手,把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和社會公平結合起來;然后就是要改變城市發展的模式,以前的模式主要是經濟模式,各地都在搞開發,實際上是為了政績,跟老百姓是脫離的,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沒有提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城市的發展和老百姓是沒有關系的;第三,切忌“攤大餅”,不能搞粗放型開發,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搞好城市的空間規劃,建“花瓣型”城市,花瓣型城市是指中間城區是花蕊,其他部分是花瓣,整個城市要有機的結合,而不是簡單的組團。
袁志剛:應該發展大都市圈
中國的發展應該是大都市圈發展戰略,只有大都市圈蘊藏著巨大的增長動力和空間,因為中國是13億人口的國家,必須在中國這塊國土上,盡可能合理的安排人口布局和城市布局。因為亞洲人在城市的密度上是創造奇跡的,最典型的就是邊上的香港。香港700多萬人口,它的土地按照中國的扁平化分布可以分布到飛機場那個地方,大嶼山那個地方,其實它的空間還是很多的。
香港的土地利用很有意思,不去其他地方,老是在維多利亞海港這個地方,金鐘、中環、尖沙咀那個地方做文章,實在沒有地方就填海。填海成本很高的,但它愿意做。從香港的發展可以看到一個縮影,其實廣州、深圳、上海、天津、青島就是整個中國版圖的尖沙咀、中環和金鐘,所以這個地方應該是高樓大廈林立,50層甚至更高的。
毛丹平:二三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城鎮化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
小城市的城鎮化是基礎的工業化過程,工業化本身就是人們要聚集城市的原因。中等城市一開始就要明確規劃文化定位,比如成都就有像錦里、寬窄巷子等很有文化味的商業休閑場所。而大城市重點在使產業結構向文化轉型,著重發展第三產業。城市里會有沙龍,會有正規教育體系以外的教育培訓產業等等。
話題4
提高密集度到底有什么好處?
黨國英“城市病”被夸大化了
有人總是擔心我們的城市不能接納那么多農民進城定居,說什么基礎設施缺乏,社會保障資源不足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假問題?!俺鞘胁 北豢浯蠡?,城市有點病算什么,不就是堵么?基礎設施方面,城市集中解決比農村分散解決容易多了。
我們的城市政府不愿意接納農民工,使之成為與城市原住民一樣的權利平等的居民,主要是擔心他們成為城市的負擔。有的城市領導人還說,若對農民工開放了城市,城市財政就會破產。我以為,這種看法是短視的、錯誤的。最近幾個月,國內幾座大城市在這方面有重大舉措,會給改革的后進者形成壓力。
但話說回來,解決農民工問題如果僅僅靠地方政府,的確有很大局限性。必須有國家層面上的綜合改革,才能最終解決城鄉社會經濟一體化問題。
朱鐵臻:造成城市病的因素很多
造成城市病因素有城市盲目擴張,土地的占用越來越多,使用結構不合理,城市功能定位不清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等原因,主要是城市規劃和設計方面的問題,人口密集度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罷了。
丁力:政府應該加大投入
城市病是一個遺留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規劃的不合理?,F在的城市化欠債太高,公共服務緊張。提高城市密集度,政府應該加大投入,提高基礎服務,提高城市居住舒適度。城市的容納量是有彈性的,只要提升了城市的服務能力,那人口密集度的空間也會得到提高。
袁志剛:應該學習香港智慧
如果高樓大廈林立,人們的交通、消防、餐飲,應該學學香港,香港集中智慧解決了這個問題,香港金鐘地區、中環地區的交通疏散能力很強,這么多人集中在這個地方,高樓大廈上班,吃飯也沒什么問題。
在香港,維多利亞海港兩邊可以從隧道過,也可以坐地鐵過江,也可以坐船。安排非常好,過隧道是最貴的方式,因為汽車本身就很貴,隧道收費也很貴,地鐵是第二貴,坐船最便宜,2元港幣價格很長時間都沒有變。這個隱含著智慧——— 有錢人沒時間,最快的速度讓他過,沒錢的人有的是時間,慢慢過,成功進行了分流。
毛丹平:將是不可多得的致富良機
我們大致可以把城市居民分為三類:有資產的人、有貨幣的人、有勞動力的人。
對于有資產的人,其實是在過去的城鎮化過程中獲得了好處。未來,他們可以向二三線轉移資產以獲得財富增值,但這一波城鎮化并不是房地產發動,而是文化,所以更應該重視文化產業所帶來的機會。2002年在美國曾有調查,提出不應該按照財富數量、職業等來劃分財富人群,而應該按照“如何花費時間”來劃分。有錢人更重視花錢來消磨時光,這會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持有貨幣的人,過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趕上持有資產的這一波城鎮化,同時高通脹又使其資產貶值。任何一個社會的發展都是以中產階層的壯大為基礎的。從微觀的角度來講,中產階級還是應該更敏感城鎮化過程中的機會,拋棄傳統價值觀念,留意新的創富機會——— 當然,購置資產也是必須的。
持有勞動力的人,則應當進入有累積技術含量的行業,而不是只盯著短期的收入。我在大連曾經見過一位20多歲的燒烤店主廚,將意大利菜和燒烤結合,很有前途。但是除了尋找這類隨著年齡和資歷增值的工作外,他們也還是要做“有產階級”。應當盡快持有資產,而不是貨幣。
嘉賓:
黨國英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主任
從事農業經濟學研究,主要專長是農村制度變遷問題研究,對應用經濟學的方法研究社會政治發展有偏好。國家建設部專家組成員;國家民政部村務公開專家組成員;國家商務部專家組成員。
朱鐵臻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蘇州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兼職教授,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副院長、全國中小城市發展委員會名譽會長。長期從事城市經濟、城市發展與生態經濟理論研究,主要學術專長是城市發展與生態經濟。
丁力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競爭力評估研究中心主任
省情調查研究中心研究員、城市競爭力研究所所長,區域經濟學專家,長期從事珠三角區域經濟研究工作,是廣東省每年一度的《廣東21個地市區域綜合競爭報告》主要撰稿人。
袁志剛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復旦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勞動保障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非均衡經濟理論,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就業和失業理論,養老保險理論等。
毛丹平
個人理財專家
國際FPA協會會員,中山大學“財務與投資”博士,金融學碩士,中大君融投資顧問公司總裁,中大君融個人理財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理財規劃課程首席講師、國家理財規劃師職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理財規劃職業鑒定專家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