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3月27日電(記者葉鋒 何欣榮)根據規劃,中國在“十二五”末城鎮化率將達到51.5%,較去年增加4個百分點。
在近日于上海舉行的“‘十二五’城鎮化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說:51.5%的城鎮化率意味著中國的城鎮化將迎來拐點,城鎮人口數將首次超過農村人口數。
中國城鎮化的成就令世人矚目。2000年中國城鎮化率是36.2%,城鎮人口約4.6億人;至2010年,城鎮化率已增加11.3個百分點至47.5%,城鎮人口約6.3億人。
陳錫文表示,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與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快速發展密切相關,但也跟三個“低成本因素”有關:一是土地等資源成本過低,在目前體制下,部分地方政府能夠出面強制性獲得低價的土地和其他資源,推進城鎮化;二是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獲取勞動力,大量農民工在城鎮化進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在城鎮化過程中,污染的排放代價非常低。
“而現在,我們正在逐步失去或改變這些被看做優勢的‘低成本推進’因素。”陳錫文說。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黃守宏說:“‘十二五’把城鎮化速度確定為每年0.8%,低于許多人的預期。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個導向,就是要總結中國城鎮化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和偏差,提高質量和效益,走出一條又好又快的道路。”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楊偉民說,要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作為推進城市化的首要任務,這是下一步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陳錫文認為,在推進城鎮化的進程中,一方面,要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并行不悖,“單獨地考慮大城市顯然不符合中國國情,中國人口太多了,僅靠大城市難以維系”。
另一方面,要堅持推進城鎮化和建設新農村并行不悖。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人口可能達15億,城鎮化率可能達70%,仍有約30%生活在農村。“如果不把農村建設好,小康社會、現代化都無法實現。”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