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張海盈3月26日報道:“十二五”期間,與城鎮化發展相應的土地政策應該是什么樣的?“十二五”城鎮化發展高層論壇今天在滬舉行,國土資源部總規劃師胡存智在主題發言中提出,城鎮化發展應該設定一個用地的極限。
“如果上午主要是進行理論上的分析和探討,今天下午我想就怎么實現這些理論和方針,所考慮的一些具體措施、政策和辦法”,胡存智在發言開始就直奔主題。他提出,在城鎮化進程中有一個好的格局形成,關鍵要采取土地的差別化政策,其中,首先就是要設定一個用地的極限,“無論今后經濟發展到哪一天,GDP在土地上的承載密度有多大,用地都不要超過這個標準。”
在胡存智看來,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發展水平比原來設想的要粗放,集約、節約用地走城鎮化發展道路任重道遠。而按照設定用地規劃極限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滿足當前城鎮化發展的需求,留足充分的余地,同時,當一個城市發展用地的“天花板”設定以后,就會在這樣的規模和范圍下進行用地。
胡存智認為,優化城鎮布局就要促進在同一城市帶,形成“一心多核”的大中小城市的組合發展,同時設立城市的發展邊界,通過在規劃中設定“有條件建設區”來優化城市的布局。“設定剛性的城市發展邊界,也可以和各個規劃進行有效銜接。”
在具體實踐方面,胡存智則提出,要實現差別化的土地政策,來推動“三橫兩縱”城市群發展。在用地政策方面,對“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三大城市連綿帶,實行土地留量代替土地增量的政策,以轉變用地方式來順應和支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用建新和拆舊相抵的用地方式來增加建設用地的留量,保持經濟開發區有足夠的用地量”。而對于22個城市群——也就是國家重點開發區,則要增加城市用地的增量,加大建設用地的供給,加快這些城市群的發展,以便他們發展壯大后,成為國家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新的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