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劉華賓3月26日報道:“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化水平將從47.5%提高到51.5%,但在一些特大型城市的“擴張”中,交通擁堵、房價高企、人口壓力等“城市病”也引人關注。今天上午在上海寶山舉行的“十二五”城鎮化發展高層論壇間隙,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茅于軾向東方網記者分析說,城鎮化是一個有增長、有需求的財富創造的過程,特大型城市可嘗試發展衛星城市體系,把部分人口和產業向周邊中小城鎮轉移。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10》指出,“城市化的完整含義是農業人口轉為非農人口,讓進城就業的農民在城市定居,并享有城市居民享有的一切。”備受關注的成都城鄉體制改革中,農業與非農業的二元戶籍正走向“終結”,農民“可以穿著風衣進城”。茅于軾認為,成都的城鎮化探索值得關注,而在取消戶籍差別的改革中,關鍵要尊重農民的選擇權,“城里人都到農村去不可行,農民進城也還有不少障礙,因此自愿原則很重要。”茅于軾說,農民進城要有更多選擇的渠道,不能采取強制措施,城鎮化推進中,自由化是一條比較安全的步伐。
高度城市化的發展,也帶來房價高企、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很多人選擇了離開大城市,轉向生活成本更低的中小城市。茅于軾分析說,上世紀80、90年代,在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城鎮化中,也都出現了城市人口外流現象,“這是城鎮化進程中的正常現象。”他表示,大型城市房價過高確實會排斥新來人口,上海、廣州等大都市要帶動衛星城市發展,逐步把一部分人口向周邊小城鎮轉移。
不少專家指出,我國拉動內需增長的最大動力是城鎮化,促進發展最大的潛力也在城鎮化。但也有人擔心,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過程中,農民的消費愿望很難被調動。對此,茅于軾分析說,農民進城后,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都比過去有了大幅增長,城鎮化是一個有增長、有需求的創造財富的過程。
城鎮化發展中,很多“80后”農民工身份上是農民,職業卻是工人,他們的子女一出生就在城市,幾乎完全隔斷了同農村的聯系。茅于軾說,新生代農民工有著較高的教育水平、眼界和法律知識,城鎮化必然要面對公共服務平等化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城鎮化還需要有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