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口一個“玩不起就不要玩”的人,那些整天把市場化教條奉為圭臬的人,其實上海迪士尼并不需要你們做“冷酷的辯護”,你們如此煞費苦心論證“迪士尼有權通過價格杠桿來選擇消費者”,你們真的是想多了。
上海迪士尼內部測試啟動一周多來,收獲大量網友好評,但也有一些帖子在微博微信上熱轉,一是吐槽6元一只的小籠包“天價”,還因此上了“熱搜榜”。二是各地第一批體驗上海迪士尼的人,據說“都已哭暈回不來了”。同時,上海市消保委發布的《“體驗迪士尼樂游上海灘”消費需求調查報告》顯示,收入越低的受訪者去迪士尼樂園游玩的熱情越高,體現出迪士尼樂園的大眾化特點。
距離6月16日上海迪士尼正式開園,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公眾對游玩迪士尼的期待,隨著開園時間的臨近變得更加迫切。為做好開園前的各種準備,不但上海迪士尼自己進行了內部測試,上海市消保委還針對“體驗迪士尼樂游上海灘”消費需求開展了大型問卷調查。這兩項工作應該說都獲得了頗有價值的數據,有利于上海迪士尼在開園前和開園后的一段時間,根據游客的消費需求、消費水平和消費特點,適當調整服務格局和方式,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為迪士尼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于內部測試和問卷調查所反映的消費者對上海迪士尼的態度,上海迪士尼和上海市消保委都有比較客觀的認識。不料,一些媒體報道和網上言論卻表現得十分“積極”,他們認為網友吐槽迪士尼票價太貴、園區整體消費太高(一家3口一日游最低預算2600元,二日游最低預算6000元)是“少見多怪”,認為有些體驗上海迪士尼的人吐槽“已哭暈回不來了”是太矯情。在這些論者看來,上海迪士尼不是公益性質的游樂場,更不是慈善機構,而是一個完全按照市場化邏輯運作的商業機構,其定價機制也是基于純粹的市場化邏輯,沒有理由為收入低的消費者做特別考慮,也沒有義務為不能承受高消費的人提供公益性服務。
上海一家報紙刊出上海市消保委發布調查報告的新聞時,做的是一個比較中性的標題《玩迪士尼呈現大齡化,45歲以上熱情很高》。這條新聞被各大網站轉載,標題就變成了《上海官方調查:收入越低去迪士尼游玩熱情越高》,網站編輯單把調查報告中受訪者年收入與游覽熱情的部分拎出來,做成這樣一個具有強烈反差意味的標題,除了能夠吸引眼球,其弦外之音也是顯而易見的。一名作者饒有興趣地寫道:“逛迪士尼樂園不是法定納稅任務,沒人強迫你必須去;也不是須臾不可少的一日三餐,不逛不會半身不遂。玩不起或者覺得不劃算,完全可以不去。人家本身就不是大自然的饋贈,而是純屬人造的鋼筋水泥工程,怎么定價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一家三口去迪士尼玩一天,大半個月的收入就灰飛煙滅了,能不‘貴到哭暈’嗎?那些‘想到要瘋’同時又感嘆‘貴到哭暈’的人,恰恰是被商家限流的對象——雖然商家永遠不會這樣說,但在不愁客源的情況下,人家真的并不歡迎你”……
針對一些網友和市民的反饋,上海迪士尼自己并沒什么不快,而是表示在定價上將認真收集和聽取游客的意見建議,稱“樂園內尚有近半數餐飲服務設施未開放,待開園時全部開放,將帶給游客更多樣化的體驗”。這意味著網友的吐槽也好,體驗者感嘆“貴到哭暈”也好,收入越低的人游玩迪士尼的熱情越高也罷,不但都是值得重視的正常輿情,而且對上海迪士尼調整定位、完善設計、改進服務、提升游客體驗都是大有裨益的。
就算迪士尼是一家完全按照市場化邏輯運作的商業機構,也不意味著他們的服務和定位就絕對不能調整,不意味著他們會將低收入人群一概拒之門外。那些一口一個“玩不起就不要玩”的人,那些整天把市場化教條奉為圭臬的人,其實上海迪士尼并不需要你們做“冷酷的辯護”,你們如此煞費苦心論證“迪士尼有權通過價格杠桿來選擇消費者”,你們真的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