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做客中經在線訪談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6日訊(記者 佟明彪)中央已經提出,要加快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做客中國經濟網“中經在線訪談”時表示,加快城鎮化進程,要解決“農民進城”問題,同時也要讓城市的公共福利滲透、覆蓋到農村去。
縮小城市的公共服務差異 農民才好“進城”
李鐵介紹說,現在我國農民工總數是在2.2億,有1.67億長期在城市里居住,就業,這1.67億農民工里頭有大概60%的是“80后”的新生代農民工,“他們從出生以后一直到就業,基本在城市生活,沒有在農村干過農活。”他們已經不適應在農村生活了,但是在城市他們又享受不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這是一個關系到社會和諧的“農民進城”問題,也引發了社會對新生代農民工生存狀況的關注和對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思考。
李鐵表示,如何縮小農民工與城市居民之間的公共服務差距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他建議說,首先是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可以逐步實現外來務工農民與城市居民、低收入人口一樣的享受保障房政策。其次完善工傷、養老保險繳納制度。在教育方面,重點是中等職業基礎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逐步放開外來人口的入學政策。最后就是就業問題,李鐵主要講到如國家事業單位公務員和一些收入比較高的崗位對外來人口的限制問題,他表示,“這個口子放開的話呢,可能我們現在這種公共服務差距基本上就沒有太多了。”
李鐵指出,解決“農民進城”問題需要一個過程,要讓城市在政策和基礎設施方面有一段“消化”的時間。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粗放 可騰出空間發展城市
李鐵介紹說,在我國嚴格控制占用耕地的情況下,如何找到城市發展的空間是一件大事,從目前的數據來看,農民集體建設用地大約有16.8萬平方公里,使用相對粗放,而城市建設用地只占用5萬平方公里,所以可以通過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集約化整理來為城市發展騰出空間。天津、成都等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探索通過宅基地的整理,和城市的土地進行置換。
李鐵舉例說,天津郊區的華明鎮是一個土改房試點地區,當地的村莊80%的農民都已經從事了非農產業,所以就把農民搬到城里,在城鄉結合部建了學校、幼兒園、醫院等配套公共設施形成一個現代化小區。
李鐵表示,華明鎮的例子體現了土改房的進步之處,就是通過改革讓農民搬進城市新區,擁有城市房產,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農民的補償,也提高了原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效率。
城市進行宅基地補償置換要端正態度 明確目標
李鐵表示,在宅基地補償置換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政府要明確目標,不能光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而忽略了改造農地這個真正的目標。有的地區宅基地置換的補償標準是每畝地8-13萬元,而拍賣給開發商時可能高達幾百萬,這中間的巨大利益差令很多人置疑,是不是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李鐵指出,這一土地置換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就是政府把土地拍賣給開發商,他表示,農民的土地是集體所有,是否應該有平等的進入城市建設開發的權力;是否一定要通過征地過程和開發商投資才能進入到城市的發展空間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個核心問題。
城市設施向農村開放和覆蓋程度也代表城市化進程
李鐵表示,我國目前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一個是戶籍制度阻礙人口的自由流動,包括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和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另一個就是城市的公共福利比較封閉,不能很好地向農村滲透,這也影響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因為城市設施向農村的開放和覆蓋程度,也代表了一個國家城市化的進程。
李鐵舉例說,江蘇、浙江一些所謂新農村,盡管新農村在鎮里頭,但它和鎮子是分割的,農村和城市所有的公共服務都自己解決是封閉的,這種情況在嚴格意義上并不是城市化。李鐵表示,所謂城市化是指一個地區在城市公共服務的覆蓋范圍之內,這才是真正的城市化。
“我們對城市建設用地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就是農村土地只有被征為國有用地以后,大市政的基礎設施才可以進得去,才可以納入統一的規劃范疇。”所以這就導致即使一個村是在城市里頭,但土地沒有被征用,市政建設進不去進,城市的公共福利就覆蓋不到村子,也就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
李鐵建議說,在對待“城中村”時,我們可以把城市的基礎設施放開了,打破農村土地、城市土地的界限,讓城市公共福利完全覆蓋,不考慮農村集體土地的特殊性質,只考慮到正常的公共服務范疇,這就意味著打破了原有的村莊的公共福利界限,就是把它和城市融合到一起。“當這個界限打破的時候,我們的城市化進程就又進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