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河北擬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進文化強省建設
時間:2011-03-16 14:35:15  來源:河北日報 
  文化既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又是文明進步的重要目標;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直接關系民生幸福;既直接貢獻于經濟增長,又對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實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在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新階段,尤其需要充分運用我省文化資源激發精神力量,為推動科學發展、加速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

    黨的十七大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推進文化建設,我省文化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文化事業產業取得長足發展。省委七屆六次全會和省兩會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鮮明提出“十二五”時期努力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宏偉目標。不久前召開的全省文化建設工作會議又進一步對今后五年的文化改革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并強調河北要發展、要振興,必須構筑起強大的文化力量,在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文化的重要作用。

    河北文化遺存眾多、文化資源豐富、文化積淀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目標,必須堅持在傳承中創新、在普及中提高,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系統梳理文化脈系,傾力打造“紅色太行、壯美長城、誠義燕趙、神韻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把河北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切實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進一步推動河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紅色太行:英雄河北的文化血脈

    -核心元素: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129師司令部舊址、李大釗紀念館、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前南峪抗大舊址、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處等。

    □文化內涵:革命文化

    巍巍太行是一座革命的大山,是河北的文化血脈和標志性符號。我省境內太行山區分布著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八路軍129師司令部舊址、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前南峪抗大舊址、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處等全國知名的革命圣地或遺址。在風雨如磐的年代,我們黨領導人民軍隊和太行兒女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譜寫了中華民族救國圖存的光輝篇章。革命圣地西柏坡是中共中央進入北平前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黨中央和毛主席曾在這里指揮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舉行全國土地會議,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提出“兩個務必”的光輝論斷,謀劃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紅色太行,還流傳著狼牙山五壯士、野火春風斗古城、地道戰等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在國家和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太行兒女展現出了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太行精神,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著眼激發人們愛黨愛國、建設河北的熱情,近年來我省立足弘揚革命傳統、傳播太行精神,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堅持建、管、用并舉,積極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特別是對位于太行山區域的西柏坡紀念館、129師司令部舊址、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和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等進行了規劃建設和改陳布展,極大增強了教育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各級教育基地為依托,以重大節慶、紀念日為契機,組織開展了教育基地巡學、共建共育等一系列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積極推進教育基地向社會免費開放,有力促進了廣大青少年特別是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充分運用紅色太行資源開展新中國成立60周年宣傳教育,組織愛國歌曲大家唱、“雙百”人物評選學習宣傳等活動。以“紅色太行”為題材加強文藝精品創作生產,舉辦大型文藝晚會《魅力河北·新中國從這里走來》,推出電影《誰主沉浮》、交響樂《柏坡交響》、電視劇《為了新中國前進》、電視紀錄片《毛澤東1949》等系列重點作品,產生了廣泛社會影響。

    進一步打造提升“紅色太行”文化品牌,一是堅持以“紅色太行”為主線,串連起幾大革命圣地,輔之以沿途各個革命舊址,大力發展太行山紅色旅游,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把我們黨艱苦卓絕的奮斗史、波瀾壯闊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榮史牢牢凝固在河北大地上,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心坎里。二是繼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不斷豐富教育內容,提升展示、講解和服務水平。按照統籌規劃、連點成片的思路,推進教育基地及其周邊的配套設施建設,精心打造一批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集群。當前要重點推進“大西柏坡”建設,做好中央部委舊址修復工作,為發展紅色旅游提供更加豐富、更具感染力的教育資源。三是走規模化、集群化發展之路,整體設計、系統打造,傾力構建太行山文化產業帶,培育和發展山區特色文化產業,促進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老區人民生活水平。四是以弘揚太行精神為主要內容推進精品創作生產,圍繞慶祝建黨90周年、新中國成立65周年等重大活動,突出抓好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的創作生產,使相關作品成系列、擴影響,成為開展革命傳統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載體,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和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壯美長城:古老中國的文化象征

    -核心元素:老龍頭、山海關、姜女廟、喜峰口、潘家口水下長城、金山嶺、雞鳴驛、大境門等。

    □文化內涵:愛國文化

    萬里長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承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勤勞、勇敢和智慧,滲透著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前赴后繼的最好歷史見證。

    河北是長城途經最長、保存最完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境內長城長達2000多公里。世人普遍認可明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的說法,而萬里長城的入海口就是我省秦皇島老龍頭。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地區流傳著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孟姜女哭長城以及戚繼光練兵抗倭等歷史故事。秦皇島撫寧縣長城素有“天然長城博物館”之美譽,是明長城的精華。張家口“大好河山”大境門,是萬里長城上獨一無二的“門”。位于承德灤平縣境內的金山嶺長城保存完整、奇峻壯美,更是明長城的典型代表。中央電視臺每晚新聞聯播片頭長城畫面就取自這里。河北省長城沿線,底蘊深厚、風光雄奇、故事眾多、文化獨特。

    長城是一座深厚的文化富礦,需要我們不斷挖掘、展示和宣傳,大力弘揚長城文化體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將其轉化為人們做好各項實際工作的內在動力。近年來,我省完成了長城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全面展示長城的歷史與文化、長城建筑的結構與布局、歷史上發生在長城內外的重大軍事活動,以及長城沿線分布的歷史名勝、人文景觀,堪稱中國長城的“百科全書”。實施了山海關長城修復工程,作為長城保護工程中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被譽為長城維修保護工作的典范。加大長城沿線重要文物古跡的保護力度,實施了雞鳴驛文化遺產保護等工程。包括商業、文化、宗教三方面建設內容的張家口標志性建筑———長城大境門綜合改造工程正在加緊推進。舉辦山海關國際長城節、中華龍抬頭文化旅游節等多項大型節慶活動,推出以電視劇《大境門》等為代表的一批反映長城歷史文化的文藝作品,有效擴大了長城文化的影響力。

    進一步打造提升“壯美長城”文化品牌,一是扎實做好長城文物遺產維護和相關產業發展工作。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保護好、利用好與長城相關的文物古跡和遺跡遺址,發掘整理涉及長城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推進古城舊區保護開發,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帶動第三產業發展,使長城修復維護工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二是深入發掘長城文化的當代價值。在做好保護工作的基礎上,加強長城文化的理論研究,特別要注重把歷史與現實緊密結合起來,著眼新的實踐發展,注入新的時代精神,不斷豐富拓展長城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彰顯長城文化的現實價值和持久魅力。三是充分發揮長城文化的教育功能。利用長城寶貴的文化資源,深化拓展思想教育內容,開發系列文化產品,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大力發展長城文化旅游等相關產業,吸引干部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參觀游覽,激發熱愛祖國、建設河北的動力和熱情。

    誠義燕趙:人文河北的歷史源頭

    -核心元素:陽原縣泥河灣遺址、涿鹿縣三祖圣地、磁山遺址、易縣燕下都、邯鄲趙王城、中山國遺址、涿州三義宮、正定古城、永年廣府古城等。

    □文化內涵:根脈文化

    河北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張家口陽原縣泥河灣被世人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這里有距今約200萬年前人類進餐的遺跡,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起源地。千古文明開涿鹿、合符文化定中華。涿鹿較完整地保存了黃帝城、炎帝營、蚩尤寨、釜山等20多處華夏三大始祖的遺址遺跡。在淶水與易縣交界的洪崖山上有后土黃帝廟、黃帝崖、軒轅洞等,相傳是黃帝祭祀遠祖、后人祭祀黃帝的場所;被稱為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的淶水縣南高洛音樂會,相傳是黃帝祭祀音樂的傳承。位于邯鄲武安的磁山文化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是早期中華文明的典型代表和歷史見證。春秋戰國時期,河北境內燕、趙雙雄并峙,還有號稱“戰國第八雄”的中山國。在這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分布著叢臺趙王城、鄴城遺址、廣府古城、古中山國遺址、正定古城、定州漢中山國都、燕下都、涿州三義宮等古都古城遺址,真實記錄了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足跡;散落著河北梆子、評劇、吳橋雜技、蔚縣剪紙、武強年畫、衡水內畫、曲陽石雕、井陘拉花、冀東皮影等文化藝術瑰寶,生動演繹著燕趙歷史文化的不朽傳奇。

    “誠義燕趙”是河北文化的根脈,是人文河北的源頭。無論是燕人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悲歌,還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中國改革之先河,廉頗藺相如外敵當前摒私欲存大義的將相和,無論是中山以千乘之國在七雄虎視中不甘平庸、奮發有為的無畏氣概,還是流傳民間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常山趙子龍忠心事主,都在中國歷史上膾炙人口。“燕趙”這一稱謂直觀體現著河北的歷史,也凝結出了仁厚誠樸、重信尚義、慷慨忠勇的人文精神底蘊。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為悼念冀東楊十三烈士親擬挽聯“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對我輩特增擔荷,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尤見典型”,就是燕趙文化的生動寫照。燕趙文化所特有的憂患意識、犧牲精神和進取品質,已經深深融入河北歷史文化的根脈之中。

    為再現“誠義燕趙”的文化意蘊和魅力,近年來我省深入挖掘、系統梳理燕趙文化資源,不斷深化燕趙歷史文化研究,推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切實加強燕趙歷史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和利用,建設了磁州窯、邢窯等一批主題博物館,啟動了永年廣府、正定古城保護開發工程,全面加快古城風貌恢復進程,打造古城文化品牌。圍繞弘揚燕趙文化中的忠誠大義精神,推出“唐山十三義士”等一批先進典型,創作推出了一系列歷史和現實題材的戲劇、影視劇等文藝作品,出版了多部反映燕趙歷史文化的圖書。秉承“誠義”優良傳統,著眼新的實踐要求,廣泛開展“城鎮面貌大變樣、市民素質大提升”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誠信河北”建設,提升了社會文明程度。同時,引導推動各市縣結合各自歷史底蘊,彰顯地域風格,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動和精品,以多種形式傳播和弘揚河北人執著、忠義、慷慨的良好形象,優化了河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人文環境。

    進一步打造提升“誠義燕趙”文化品牌,一是加強資源保護。大力實施燕趙歷史文化遺存保護開發工程,深入推進古中山國遺址公園建設、永年廣府古城保護整治與文化旅游開發、正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開發、大名縣“宋府明城”保護開發等項目建設,深入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文化街區的整體保護。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推動非遺生態保護實驗區、非遺傳播基地和傳統節日保護示范基地建設。二是用好科技力量。深入實施“數字化引領、結構化升級”工程,充分運用數字、網絡等新技術研究、修繕、保護文化遺產,大力發展文化新興業態,推進宣傳文化展示方法創新,情景再現傳統生產技術和工藝流程,開發豐富多彩的數字和網絡文化產品,增強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和趣味性,幫助人們深入了解體驗燕趙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三是開展宣傳教育。在繼承弘揚傳統燕趙文化精髓的基礎上,賦予其時代特色內涵,在全社會廣泛傳揚。深入推進我省“文化名人名品名欄目”建設,推出一批體現燕趙文化特色、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精品力作,培育催生具有燕趙風骨的文藝現象、文藝形式和文藝流派。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加強標志性文化設施和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加快建設體現“誠義燕趙”的歷史文化旅游產業集群。深入推進“共鑄誠信”活動,推動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建設,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意識,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使“誠義”精神化為全省干部群眾更加自覺的道德認同,變為促進河北科學發展更加強大的文化力量。

    神韻京畿:護城河畔的文化之春

    -核心元素:直隸總督署、承德避暑山莊、遵化清東陵、易縣清西陵、張北縣元中都遺址、宣化鐘鼓樓、義和團廊坊大捷等。

    □文化內涵:畿輔文化

    河北環繞北京,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首都“護城河”。元、明、清時期,河北一直為畿輔之地,地位十分顯赫。“元代三大都”之一的元中都在張北,清代直隸總督統管京津冀衙署在保定,第二政治中心在承德,清朝皇家陵寢東陵、西陵分別在遵化和易縣。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和清東(西)陵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時,北洋軍閥時期、民國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后河北省會在京、津、保、石之間曾經數次變遷,這種大交流大融合使河北文化呈現出濃郁的京畿色彩。

    著眼充分發揮“神韻京畿”文化優勢,彰顯服務北京、發展河北的良好形象,近幾年我省主動承接京津文化輻射,打造區域文化產業增長極,重點建設了保定億萬泰動漫基地、石家莊動漫基地、吳橋世界雜技博覽園、曲陽雕刻藝術城等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實施了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修繕維護等一系列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大力發展環京津文化休閑旅游。聚焦“京畿之地·希望河北”加強對外宣傳,成功開展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宣傳河北工作,在北京、上海、臺灣等地開展河北文化集中展演和交流,連續組織“百家媒體看河北”、“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河北行”等活動,推出6個版本的河北形象宣傳片,在加拿大、美國等國家舉辦“河北文化周”,有效擴大了河北文化的影響力。當前,河北正在充分利用環首都地緣人文優勢,著力打造體制、政策、服務和綜合環境梯度差,增創科學發展的新優勢。借力京津冀區域一體化加快推動河北文化建設,正在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進一步打造提升“神韻京畿”文化品牌,一是推進環首都文化產業帶建設。深入挖掘環首都有關地區的特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準確定位、科學規劃,著力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加快發展文化創意、休閑旅游、體育健身、印裝和物流、文化娛樂及演藝、文化產品及銷售、動漫游戲、民俗節慶及會展等產業,積極推動文化產業組團式、集約化發展。二是突出抓好相關重大項目建設。突出大型主題文化公園和休閑度假基地建設,重點建設河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打造北方文化創意產業“硅谷”;建設“夢廊坊·雜技谷”項目,打造京津文化旅游第一站,形成世界級雜技文化產業基地;深入推進承德“鼎盛王朝”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推出大型實景演出《康熙大帝》。三是繼續深化以“京畿神韻”為主題的河北文化外宣活動。進一步打開視野,豐富內容、創新形式,深化與省外和國外媒體的合作,積極參與區域性、全國性和國際性的重大活動,提高對外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在國內突出京津滬等一線城市,在境外突出與河北開展合作的重點國家和地區,繼續深入開展河北文化集中展演活動,不斷提高我省的知名度美譽度。

    弄潮渤海:崛起的海洋文明

    -核心元素:秦皇島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黃驊港、北戴河、黃金海岸等。

    □文化內涵:開放文化

    河北外環渤海,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沿海省份,海洋文明是助推河北騰飛的重要引擎。河北環渤海地區有著名的中國近代工業搖籃———唐山,有始建于1898年的目前世界最大煤炭輸出港和散貨港———秦皇島港,還有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黃驊港等系列綜合性大港。特別是唐山,現代工業文明底蘊深厚,在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桶機制水泥、第一座機械化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和第一件衛生瓷,唐山人在廢墟上重建家園的抗震精神更令世人矚目。渤海岸邊還有北戴河、黃金海岸等眾多旅游勝地,文化旅游資源也非常豐富。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沿海經濟隆起帶建設,臨港產業發展明顯提速,近代工業文明迸發出新的活力,為我省文化建設注入了新內涵、提供了新支點、開辟了新領域。

    圍繞提升河北“弄潮渤海”的文化形象,引導全省干部群眾進一步打開解放思想這個“總閥門”,發揮環渤海區位優勢,以開放的視野推動各項工作改革創新,近年來我省組織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宣傳教育等系列活動,選樹了一批解放思想、創新工作、開放發展的先進典型,進一步堅定了全省干部群眾建設沿海強省的信心和決心。充分挖掘沿海和近現代工業文明資源,啟動了河北(唐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了開灤國家礦山公園一期和秦皇島玻璃博物館等項目,有力促進了我省臨港產業的快速發展。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走在全國前列”目標,增強了文化發展活力,展示了河北作為沿海省份所應有的敢于創新、勇于突破的氣概。推出電影《唐山大地震》,創國產電影多項票房紀錄,擴大了渤海明珠唐山的影響;創排《海上生明月》等大型實景演出,彰顯了山海龍島秦皇島的開放氣度;辦好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滄州分會場)、中國滄州國際武術節等重大文化活動,展示了滄州從大運河走向渤海灣的宏大氣魄。

    進一步打造提升“弄潮渤海”文化品牌,一是著力構建沿海海洋文化產業帶。建設現代產業展示體驗文化集群,大力發展旅游度假、雜技武術、創意設計、道具生產、廣告會展等產業,探索推進開灤中國礦業文化旅游發展產業園、唐人主題公園、北戴河創意文化產業園、紀曉嵐文化產業園、大運河文化產業園等項目。二是謀劃推出系列文化精品。借鑒電影《唐山大地震》成功經驗,圍繞彰顯河北的沿海開放形象,不斷打造有影響力的影視劇、舞臺劇和實景演出。特別注重河北現代工業文明和改革開放題材的精品創作,提升沿海地區的文化品位,充分展現河北的海洋文明。三是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立足服務全省對外開放大局,建立健全宣傳文化與商務、外辦等部門的協作機制,推動河北文化“走出去”。積極培育外向型文化出口企業,支持我省文化企業在境外投資興辦文化企業。四是大力開展輿論宣傳。充分展示我省沿海經濟隆起帶的新舉措新成效,引導全省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和開放意識,抓住用好環渤海地區加速崛起的難得機遇,向開放要發展、向開放要轉變、向開放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以海洋的胸懷構建我省內外融通的開放發展新格局,使河北真正成為宜居宜業的投資熱土和創業福地。

    打造提升以上五大特色文化品牌,必須注重頂層設計、規劃先行,始終站在產業鏈、價值鏈和藝術鏈的高端,運用世界眼光、開放思維和市場方法,高起點規劃設計,大力度改革創新;注重資源整合、亮點聚合,在優化資源配置中形成整體合力,在凸顯比較優勢中聚焦重點、打造亮點,加強各地各有關部門協作聯動,實現資源共享、互惠多贏;注重項目帶動、務實推進,樹立現代理念,組織專業策劃,全面提高文化項目的謀劃、包裝、運作、融資、實施水平,深入運用“五式工作法”,推動文化品牌建設工作落到實處;注重營造環境、濃厚氛圍,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組織專家學者進行深入研究,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實踐活動,在全省上下努力營造關注“五大品牌”、發展“五大品牌”的良好環境。通過以上“四個注重”,進一步打響五大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進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步伐,為推動河北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十二五”宏偉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