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雙峰縣為湘中名縣,系晚清明臣曾國藩、革命家蔡和森故里。近年來,這里卻走出了數量眾多的詐騙犯罪者,并被媒體稱為“假證之鄉”“PS詐騙之鄉”。自2009年開始,該縣曾被公安部四次點名批評。2015年11月,雙峰縣被確立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整治的七個地區之一,要求限期改變面貌。(4月28日《新京報》)
從媒體報道來看,雙峰縣確有一些人利用PS技術合成淫穢圖片敲詐犯罪,連縣委縣政府也承認“詐騙犯罪嚴重損害了我縣形象,是全縣人民的恥辱”。但是,承認歸承認,不代表他們愿意接受“假證之鄉”等侮辱性稱號。比如,當地有網友跟帖說:“請不要以偏概全,也有很多雙峰人鄙夷詐騙”。
在雙峰,從事詐騙的、造假證的人的確不少,但他們能代表雙峰嗎?有報道稱,距離雙峰縣12公里的走馬街鎮是雙峰縣詐騙犯罪的發源地,走馬街7萬人口中至少有2萬人從事過制販假證和短信詐騙。試問,7萬人口中至少有2萬人從事過制販假證和短信詐騙,是如何統計出來的?難道掰著指頭數的還是這2萬人被查處后統計的?且不說,這種籠統的數字極不嚴謹,即便屬實,就能得出整個雙峰縣就是“假證之鄉”“PS詐騙之鄉”的結論?
據歷史作家十年砍柴介紹,雙峰縣在1952年前屬于湘鄉(湘鄉在清代、民國為大邑,后一分為四:湘鄉、雙峰、婁底城區、漣源一部分),乃湘軍故鄉,當年曾以一縣之勇,縱橫十八省。湘軍統帥曾國藩和創始人羅澤南統兵之法,“誠信”為要。由此可見,雙峰人曾以誠信著稱,起碼不乏誠信之輩,為何當年不見雙峰被譽為“誠信之鄉”,如今卻因有人做假證就被譏為“假證之鄉”?
因某地出現較為集中的違法犯罪問題,便冠以“××之鄉”,顯然不負責任。以羞辱性的稱號涵蓋某縣或某鄉鎮,更犯了以偏概全的錯,會讓當地民眾情感上受到傷害,殃及無辜民眾。標簽易貼卻難去,“假證之鄉”“PS詐騙之鄉”的稱號在網上流傳之后,至少雙峰縣人日后出外打工就會受到影響。類似的案例,還有因一些村民外出乞討且被媒體曝光,安徽省太和縣宮集鎮宮小村居然被稱為“乞丐村”。這些標簽,都放大了個案,既顯得輕佻,又極其粗魯,冒犯了當地民眾的樸素感情。
亂貼“假證之鄉”等標簽,最大的“好處”也許就是指代性強,比如以后人們一提到“假證之鄉”等就會想到雙峰,一想到雙峰就會油然浮出亂貼“假證之鄉”等標簽。問題是,炮制這種標簽的人,考慮過雙峰人的感受嗎?亂貼標簽就像亂給人取外號一樣,既不尊重他人,也不自重。那種無知和洋洋得意,除了自證心懷偏見,還能證明什么?
當然,回到雙峰被貼上“假證之鄉”等標簽一事上,當地政府也有責任依法嚴懲造假和詐騙等違法犯罪,以圖早日洗去恥辱。當地民眾也應該爭氣,挺起腰板從事合法職業,并以維權意識為自己正名,以發憤圖強為全縣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