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韓種植專業合作聯合社:二十年根植農村 圓夢...
二十年來,蒲韓種植專業合作聯合社(簡稱聯合社)在運城市、永濟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源于農技培訓、啟于廣場舞、發軔于“服務教育再服務”,聯合蒲州、韓陽兩個鄉鎮43個自然村…
青田——中華文明復興的鄉村現場
中國的現代化轉型,是以犧牲鄉村為代價的。長期的社會改造,給鄉村帶來了巨大的危機:土地流失污染、倫理秩序瓦解、信仰價值崩塌、道德行為失范。這也是今日中國社會道德危機的根源所在。反…
城區平衡發展的實踐與理論——以上海市長寧區為...
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市長寧區還是一個發展極度不平衡的地區。當時經濟發展是上海10個中心城區的倒數,城區東中西和南北發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講話和上海浦東開發開放推動下,19…
北京天福園農莊:復興中華農耕的鄉村實踐
上世紀九十年代,張志敏透過食物安全問題看到了三農問題和中華農耕傳承危機、看到了從西方傳入的化學農業對生態和意識形態的破壞,產生復興中華農耕文明的使命感。2001年,她放棄待遇優厚的…
安庭:保護老城的“原生態生活方式”
今年5月份,安庭在參加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進行了關于“著力加強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原生態生活方式保護”的發言。作為參與北京市政協工作10年的委員,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