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統籌城鄉發展 構建和諧社會
時間:2011-02-28 10:16:46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作者:作者為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


一、城鄉矛盾是當前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步伐明顯加快,但同時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也在繼續擴大,突出表現為三大矛盾:一是工業持續增長與農業生產發展緩慢的矛盾。從晉中來看,1978年晉中工業總產值僅為10.1億元。改革開放以來,晉中的工業生產得到了持續快速發展,2009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720億元,是1978年總量的約71倍,年均增長16.5%;1978年晉中農業總產值僅為3.8億元。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后,全市農業生產保持持續較快增長,2009年全市農林牧漁總產值68.5億元,是1978年總量的約18倍,年均增長5.6%,明顯低于工業增速。二是城市快速發展與農村發展滯后的矛盾。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國的資金及各種資源主要流入城市,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發展迅速。而與此同時,由于受財力的限制,農村的基礎設施投入不夠,公共服務供給不足,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事業主要由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己辦,與城鎮差距較大。三是經濟增勢強勁與農民增收困難的矛盾。長期以來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但廣大農民并沒能很好地享受到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晉中市城鄉收入比2009年為2.82∶1,雖然低于全國、全省,但也呈擴大趨勢。


上述三大矛盾,簡言之就是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改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落后的面貌,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也是難點之所在。解決 “三農”問題,需要我們自覺運用 “事物矛盾的法則”,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決城鄉差距,促進一體化發展。


二、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要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必須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三化”進程,以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夯實和諧社會的基礎。


(一)加快土地流轉,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現代化。十七屆三中全會為盤活農村土地資本、破解 “三農”難題提供了 “金鑰匙”。要轉變生產方式,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創新土地經營機制,建立流轉市場和平臺,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統分結合、家庭農場等多種形式,發展規模經營,讓有實力、有能力的人經營農業,建設莊園,改變目前由弱勢群體經營低效農業的局面。要突出抓好現代農業發展,用現代設施裝備農業,提高科技對農業增產增效的貢獻率,促進特色主導產業的健康發展,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二)通過移民并村、集鎮建設,推進農村城鎮化。要從城鄉規劃一體化著手,按照 “大縣城、小城鎮、中心村”三個層面的梯次布局,通過集中財力、物力,做大縣城規模,提高縣城承載能力,集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使縣城成為吸納農村人口的中心;根據城鎮體系規劃,按照集鎮產業特點,分類推進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城郊型、工礦型、生態型集鎮,提高城鎮的承載能力。在中心村的建設中,要堅持規劃、建設和管理 “一盤棋”,在不斷改善生活硬件的同時,要重視加強管理,打造宜居環境,建設園林村,建立專業管護隊伍,使農民過上市民生活。不具備條件的偏遠山村,各級政府要積極探索城鄉建設用地土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統一思想、統一政策、統籌資金,組織進行移民并村、產業開發,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和城鄉統籌發展。


(三)通過培訓轉移、擴大保障,推進農民市民化。農民離鄉進城,核心是要解決就業和生活保障。要加快實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以培訓促創業、以創業帶就業,提高勞動者素質,使更多的農民進入二產、三產。建立健全社會保障一體化工程,加快推進農村新型養老、醫療保險全覆蓋,實現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以及醫療、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障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實現統籌發展。


(四)通過深化改革、創新機制,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必須下大決心改革現有體制機制,減政放權,給基層更多自主權,給農民更多選擇權,給工業化、城鎮化提供寬松的發展環境。要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轉工作,鼓勵社會能人和企業投資設施蔬菜等效益農業,進行規模化經營,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積極探索推進戶籍管理、村委改居委等方面改革,降低農民進城門檻,加快農民市民化,使勞動者能更自由流動,讓更多的農民掌握專業技能,更能從事多方面工作,向二產、三產轉化,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要建立多元投入機制,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更要吸引社會各方面資金,發展農村金融信貸,引導資源型企業投資農業領域,實行以工補農,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氛圍。


總之,只有更好地發展農業,建設農村,提高農民素質,用工業化、城鎮化吸納農業人口到二、三產業,用優惠政策吸引資本進入農業、農村,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革,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落后、農業低效、農民貧窮的局面,才能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才能把更多的農民吸引到城鎮,把他們從社會的底層提升為社會的中層,形成中國社會的橄欖型狀態,從而實現社會和諧、長治久安。 (作者為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