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發展的眼光審視自身優勢,榮成市以沿海城市帶和內陸村莊聚合帶建設為載體,加快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服務向社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描繪出一幅城鄉統籌互動、一體發展的和美畫卷。
沿海崛起城市帶
在榮成千里海岸線上,星羅棋布地分布著400多個漁農結合村和漁業公司,許多農村樓房林立,初步顯現出小城鎮雛形,農民也早就住上了樓房,開上了轎車。
沿海居民“不差錢”,但各種城市管網通不過來,花錢也買不到便利:雖然住上了樓房,但冬天要燒土暖氣,弄得家里臟乎乎;做飯用液化氣,用完了還得扛著罐去換氣;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跟不上,生活環境臟亂差的問題比較突出。隨著收入的提高,沿海城鎮居民對城市居民便利生活的向往越來越迫切。
群眾的呼聲就是命令。榮成市啟動沿海城市帶建設戰略,以鎮街駐地為節點,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他們率先在沿海鎮街駐地啟動了水、暖、天然氣、污水、垃圾 “三通兩處理”工程,將十億多元資金埋入地下,推動城鄉設施全面對接。目前,全市鎮街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天然氣管道通達80%以上的鎮街駐地,建成了7處鎮級集中供熱站,鎮駐地供熱覆蓋率達到60%,建成16處鎮街垃圾中轉站,全市80%以上的村實現垃圾一體化收集處理。
鎮街配套設施的建設,拉動了人口的聚集,一個個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居住小區拔地而起。榮成市已有12個鎮街的113個村莊實施住房建設工程,涉及近3萬戶5萬多居民,已建成安置樓114萬平方米,安置村民近萬戶,同時還有110.6萬平方米正在建設。
“以前別說是我這么大歲數的人了,就是年輕人提起住樓也普遍擔心燒氣、取暖不方便。現在看來這些擔心都是多余的,政府早就替俺想到了。你摸摸俺家的暖氣片多熱乎,屋里溫度一直是20度左右。”人和鎮東黃埠嶺村的張學孟今年已經80多歲了,依靠村里的舊村改造政策,老人去年6月搬進了85平方米的樓房,水、電、暖、管道天然氣一應俱全,提起住樓的便利生活老人樂得合不攏嘴。
功能環境雙接軌
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一樣化”,而是讓農民生活品質發生變化,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對等的公共服務。
榮成市以輻射半徑1.5公里、帶動周邊3-4個村、服務人口2000人左右為標準,計劃用三年時間,在全市農村地區建設310處社區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已建成260余處,今年底全部建成。社區服務中心集村民活動室、警務室、圖書室、衛生服務站、農技服務站、超市和文體廣場等10項內容于一體,成為服務、文化、黨建的聚集地,讓廣大農民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樣便利、完善的服務。
記者在上莊鎮北沙島社區服務中心衛生室碰到了前來打針的王順堂大爺。“以前看個病、打個針兒得跑到鎮上和市里,來回光坐車就得兩個多鐘頭。現在你看看俺村的衛生室,該有的設備都有,鎮醫院的醫生常年坐診,定期還請市里和威海大醫院的專家來巡診,一般的病兒在這里都能治好。”說起衛生室帶來的方便,王大爺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而在一門之隔的超市里,記者見到前來采購生活用品的村民絡繹不絕。來自鄰近的帽劉家村村民孫玉花告訴記者:“以前俺買個東西么的都愿去鎮上趕集,現在中心村有了超市,里面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種類很多,價格實惠,離家也近,俺都有將近一年沒去趕集了。”
榮成市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與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同步推進,每年安排1000萬元的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同時在相關政策方面予以傾斜,在310個社區中心村吹響了以“三清三化”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集結號,集中優勢力量,統籌安排資金,改變農村舊貌。經過兩年綜合整治,榮成市有200多個村莊環境得到改善。
一增一減解民憂
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促農增收和完善保障體系為民減負作為關鍵來抓,榮成市找到了“治本”的最佳途徑。
滕家鎮鮑村的于東海把家里的6畝地租給村里的“三優富士合作社”經營,自己則到合作社打工,當上了“產業農民”,一年的工資外加土地流轉金收入達到2萬多元。而鮑村三優富士合作社則通過土地流轉建起了850畝的蘋果種植基地,進一步壯大了集體經濟。
依靠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土地流轉,榮成市農業步入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新天地,農民收入節節攀升。截至目前,榮成市圍繞特色優勢產業扶持發展起23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結帶動農戶3萬戶;流轉土地7萬畝,助農民年人均增收8000元。
土地流轉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也讓農民擺脫了土地束縛,解除了農村城鎮化帶來的后顧之憂,掃除了實現農民市民化道路上的障礙。俚島鎮在南鄭家村東啟動建設綜合社區,實現周邊三個村集中居住,有的村民考慮到住樓不便農耕,不愿搬遷。該鎮引導農民將土地流轉給企業搞規模種植和林業育苗,企業以實物補貼形式保障村民生活。南鄭家村民唐玉周把家里的一畝半土地流轉出去后,自己在企業打起了零工,收入較往年增加了3000多元。土地流轉出去了,收入增加了,原來擔心住樓無處存放農機具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了,現在老唐最期待的事兒就是今年綜合社區竣工后早些搬進新樓享受新生活。
在做好農民增收的基礎上,榮成市千方百計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建立完善的民生保障體系,年內新增財力重點用于民生,全面提高標準擴大受益群體。榮成市已在全省率先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60周歲以上農村居民每月可以領取55元養老金,今年增加到60元,連續三年為50周歲以上農民和城鎮低保戶免費健康查體。榮成市還進一步提高弱勢群體救助水平,擴大城鄉低保、五保集中供養覆蓋范圍,完善廉租房財政補貼制度,建立以慈善總會為龍頭、以“春風行動”為載體、以各部門主題救助活動為補充的扶貧幫困長效機制,讓廣大農民共享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