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分享城市化紅利
時間:2011-02-11 10:13:11
來源:青島新聞網-青島日報 作者:韓光亮 楊瑤 王其賢
在趙家河、南泥、小南莊三個社區在2010年躋身“百萬俱樂部”后,開發區176個有資產的農村社區中,集體經濟純收入超百萬的社區達到123家。日前,開發區農村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
廣開財源,社區集體收入近十億
2010年,開發區176個社區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9.8億,較前一年的8.3億有大幅度增長。 123個“百萬俱樂部”成員中,集體經濟收入過千萬的達到29個。
該負責人分析,開發區社區集體經濟收入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開發區以六大產業集群為代表的產業快速發展和這一背景下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社區的集體資產快速增長,資產性收入也進入爆發性增長期。此外,產業配套項目的跟進,也為社區集體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該負責人說。
與這位負責人的說法對應,開發區集體經濟收入過百萬元的社區分布中,長江路、薛家島、黃島、辛安等城市化水平高、產業發達的街道最為集中。
地處開發區核心地帶的長江路街道武夷山、官廳、太行山路等社區,集中資金參與了武夷山市場、官廳市場、海博家居市場等一批大型市場建設,每年增加集體收入4000多萬元。同樣是該街道的焦家莊社區由集體和居民共同出資,控股建設了佳世客商業用房項目,年租金收入1000多萬元。
六大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給社區集體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機會。目前,該區有近1/3的社區依托大項目,提供廠房辦公租賃、物流運輸、物業管理、酒店餐飲、商貿娛樂等配套服務。辛安街道蜊叉泊社區臨近海爾、海信、澳柯瑪等家電工業區,社區330戶居民開辦租賃項目310個,餐飲服務項目50個,機械經營項目40個。社區集體則借助政策支持,以每畝5萬元的優惠價格獲得40畝項目發展用地,籌資建設了綜合樓、通用廠房、板房、停車場等對外出租,年租金收入200多萬元。黃島街道徐戈莊社區借助臨近石化區的優勢,購置了200余畝工業用地建設通用廠房,每年獲得集體收入1000余萬元。
派發福利,社區居民受益經濟增長
集體經濟大幅增長,社區居民成為主要受益者。記者采訪發現,大多數社區將支付居民福利作為主要開銷。
在較早完成城市化改造的長江路官廳社區,社區集體經濟純收入在2010年超過3000萬。對于社區的“原住民”,除由社區全額負責水費、補貼電費、燃氣費用外,采暖費由社區按75平方米的標準給予報銷。此外,社區居民出生之日起至18歲享有每人每月300元的福利,退休后同樣享受這一政策。在18歲至退休前這段時間,男女每月各享受50元和60元的福利。
考慮到社區完成村改居時每戶分到的住房只有一套,該社區目前決定利用數年前在開發區金沙灘區域購置的土地建設近4萬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其中兩萬平方米作為福利房分給社區居民,平均每戶一套。“集體收入的大頭還是要返還給村民,畢竟這是集體的收益。”官廳社區黨支部書記張利說。
黃島街道前灣社區通過改制成立了前灣集團,集團目前已發展子公司22家,控股和參股子公司7家。 2010年,社區集體收入達到4300萬。在給社區居民、老人發放紅利,承擔社區物業、維修等職能外,社區計劃在春節發放的各種福利達到40萬元。
與官廳、前灣等集體經濟收入超千萬的社區相比,靈珠山街道柳東社區351萬的集體收入并不顯眼。這個以農業為主的社區中,街道辦事處對社區招商引資形成的財力返還成為集體主要收入。這些收入除補貼村民養老、醫療保險外,每年給村民上房屋財產險。每年,作為福利返還給村民的資金超過30萬。
資金沉睡,集體經濟滾動發展待破解
社區集體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如何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實現滾動式發展成為擺在各社區面前的一道難題。
“開發區社區集體經濟2009年實現收入8.3億,但其中有3億一直在銀行的賬戶上冬眠。現在是負利率時代,對于集體財產來說,這相當于一種損失。 ”開發區農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黃島街道前灣社區,社區書記高四春對記者表示,目前社區可利用的資金有四五千萬,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項目。
2008年,該社區曾投資了1000多萬購入了220畝土地,建起了3萬多平方米的廠房。這些資本在轉化為社區的固定資產、給社區帶來穩定的收益時,手中的錢如何滾動起來,成為高四春一種幸福的煩惱。
張利的煩惱與高四春基本相同,雖然社區的收入不少,但慎重投資、實現資產的保值是張利首先要考慮的。在他看來,把集體收入變成固定資產,雖然有些保守,卻是當前最現實的做法。
目前,開發區大多數社區在處置集體收入時,除發放福利外,最常用的方式是進行商業網點、辦公用房、廠房投資。開發區農發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投資的總體利潤率不超過10%,處于整體偏低的水平。本報記者 韓光亮 通訊員 楊瑤 王其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