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社會上重新出現的“核霧染”言論,即“核輻射導致北方霧霾形成”,環保部昨日再次辟謠指出,“核霧染”說法不科學,霧霾的形成與核輻射沒有直接關系。
未發現高鈾含量的顆粒物
環保部表示,根據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網絡十多年來對大氣中放射性水平的監測結果,我國大氣環境放射性水平平穩,氣溶膠中天然放射性水平未發生異常變化,未發現高鈾含量的顆粒物。
環保部稱,我國已在所有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設立了167個空氣放射性水平自動監測站,可連續監測伽瑪空氣吸收劑量率、連續進行空氣氣溶膠取樣,采集的樣品定期送實驗室分析,十年以來我國輻射環境水平沒有明顯變化。
“核霧染”言論出現后,環保部分析了大家關心的顆粒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鈾-238的含量,約為30毫貝可/克,與土壤中天然鈾-238含量處于同一水平,說明這個數據很正常。
霧霾形成與核輻射無直接關系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2013年底,網上首次出現“核霧染”言論后,環保部就曾組織業內專家就此進行分析和討論。專家們分析后認為,霧霾的形成與核輻射沒有直接關系。
專家們認為,霧霾的成因和形成過程是比較復雜的,主要涉及化石燃料的燃燒、工業生產的排放、機動車尾氣、城市揚塵、地理環境及氣候氣象條件等方方面面。
以煤為例,煤燃燒過程中,鈾、釷在原煤中含量的80%以上留在了爐渣中,經除塵過濾后,隨煙塵排放的僅占原煤含量的1%-2%。環保部根據對24省區563個煤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測定研究結果估計,我國燃煤電廠每生產1GWa電能,對周圍居民造成的附加輻射劑量為天然本底的2.6‰,不會對周圍居民造成放射性危害。
已建立核輻射環境監管體系
針對“核霧染”傳言中的內蒙古,環保部特別指出,內蒙古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處于同一水平,而內蒙古煤鈾共生礦,即大營鈾礦,鈾礦下一百多米有煤礦,但目前該鈾礦尚未開采,鈾礦下的煤礦亦未開采。
不僅如此,環保部還檢測了大營鈾礦下煤炭中鈾含量?!案鶕魇?、直轄市和自治區煤礦中煤樣和矸石樣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測量結果,內蒙古大營鈾礦所在的鄂爾多斯地區,煤樣中鈾-238的含量為6.3-57.7貝可每千克,煤矸石中鈾-238的含量為14.6-87.2貝可每千克,與全國平均值相比處于同一水平。”
另外,環保部表示,我國已經建立了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有效的輻射環境監管體系,確立了開采或者關閉鈾(釷)礦和伴生放射性礦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鈾(釷)礦監測和定期報告制度、鈾(釷)礦、伴生放射性礦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尾礦的貯存和處置制度、鈾(釷)礦退役管理制度等,施行了嚴格的監管。
相關
環保部:北京冬霾應對略顯倉促
昨日,北青報記者從環保部獲悉,2015年有26個城市開展大氣污染源解析工作,22個重點城市完成了源解析結果論證。環保部稱,各地污染源解析結果顯示,能源結構調整和機動車污染防治是當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
此外,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11月15日到12月31日,北京PM2.5濃度比去年同期上升高達75.9%,造成PM2.5全年改善比例損失15.5個百分點。去年入冬京津冀出現三次大范圍重污染天氣。2015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8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在點評北京2015年入冬后應對重霾的表現時,環保部稱,11月26日至12月1日污染程度最重,北京發布了橙色而非紅色預警,遭到廣泛質疑。12月5日至12月14日重霾,北京首次發布紅色預警,但是因為通知時間晚等原因略顯倉促。(原標題:環保部:核輻射導致霧霾說法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