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霧霾或將延至新年。據中央氣象臺28日發布的預告,霧霾將再度來襲。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東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度霾,局地將有重度霾,并伴有中至重度污染,局地嚴重污染。預計29日北京將達到五級重度污染。
霧霾從氣候學知識變成了生活常識。淘汰落后產能,早日實現產業升級,讓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停止生產,成了社會共識。
霧霾肆虐是不可持續發展方式的具體表現。在治理霧霾、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如何合理有效地升級產業,使得區域經濟不要出現大幅度下降,失業率不大幅上升,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這既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對各地政府的考題。
根據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
然而,嚴格執行環保措施無疑會以犧牲一部分經濟增長為代價,甚至會出現就業壓力。治霾肯定需要關停一批企業,一些地方政府納稅大戶,如果達不到環保要求,也會被要求關閉,這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執行政策時不太積極主動,在環保部的督查中也發現有地方政府“睜只眼閉只眼”地對待污染大戶。
要解決霧霾問題,就要讓當地政府和企業看到出路,看到轉型升級能夠帶來的好處,而不是只盯著關掉一個企業可能帶來多少損失。在關閉落后產能的時候,地方政府要學會打開另一扇窗,引導資金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可以看到,在國家的努力倡導之下,未來的道路已經逐漸清晰。一方面,以“雙創”來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大第三產業比重,引導就業和資金向低污染的第三產業轉移。另一方面,以更高科技手段提高能源利用率,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對大氣污染行為予以嚴懲,以最嚴厲的懲罰措施給地方政府和污染企業劃上紅線。
環保與發展歷來是有些矛盾的,國外也是如此。哈佛大學出版社今年的新書《倫敦霧:傳記》中,作者科頓以生動的筆觸描述了倫敦霧這一工業時代奇特城市景象的“美麗”和危險。而直到今年12月,倫敦才關閉了最后一家煤礦。這期間,從認識霧霾的嚴重性到治理出現成效,倫敦用了70多年。即使發達如英國,在面對發展和環保兩難時,也是在政府、企業、民眾之間一點點尋找到平衡點,到今天才解決問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霧霾也非一日就能消散。我國幅員遼闊,霧霾涉及領域更為廣泛,治霾形勢只會比倫敦更為嚴峻,時間可能也會更長。然而只有從現在開始,在發展與治霾之間找到一個公眾可以接受的平衡點,承受住轉型之痛,中國經濟才有可能健康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