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年逾七旬,頭發花白、滿面皺紋。走在人生路的后半程上,最大的希望就是多看孫子幾眼。兒子、兒媳并非不孝順,只不過他們工作太忙,只能找保姆來照顧。可就在保姆上崗三天后,她給你喂下了勾兌有安眠藥和敵敵畏的肉湯,又把毒肉湯注射到你身體里,兩個小時后看你還沒咽氣,她直接用繩子勒住你的脖子,送你走完了人生路的最后一程。
這不是什么蹩腳的國產恐怖片劇本,而是發生在南方某市的真實案件。更為恐怖的是,這個保姆還是個連環殺手。據她交代,在做保姆期間,共殺害了10名老人。而由于這些老人的家屬沒有一人提出過質疑,如今物證缺失,檢察機關無法起訴。
這樣心狠手辣的保姆自然是極端個例,不排除她曾經遭遇過某些不幸,才讓心理極度扭曲陰暗,對老人痛下殺手。隨著中國城鄉二元化體制的推進,人口遷徙流動的程度不斷加深,保姆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不可或缺。許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都必須找保姆來維系家庭生活的正常運轉。
我身邊有一位朋友,家有幼子,夜里“熊孩子”以驚人的“毅力”做到了半個小時一醒,讓家長頭痛不已。無奈之下,孩子的媽媽只好辭職在家,問及為何不找保姆代勞,家人的回應是,“還是親媽帶吧,如果是保姆帶,恐怕哭鬧聲讓保姆忍無可忍,對孩子不利?!?/p>
很多家庭對待保姆的態度,比對待家人還要好,提防的背后也是無奈。在曾經的鄉土中國時代,生活在同一片屋村之下的家庭,維持著來往和互助合作。這也才會有,“孩子吃百家飯,老人百家養”的良性循環。甚至是數十年前的城市里,家里有三五個孩子的雙職工家庭,因為鄰里間的相互幫襯,也沒有遭遇過像今天這樣的困局。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結構的加速,總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再躺在消耗農村人口紅利上睡大覺的發展模式,已經行不通了。未來數十年,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會繼續推進,將有更多的農民開啟城市生活。傳統的鄉村互助式養老育兒模式被打破,而新型模式尚未建立起來。如今只有春節期間,才會出現的城市“保姆荒”,或將成為常態。
有必要針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設計出更為符合城市實際的新型互助模式,作為“保姆”制的重要補充。例如借鑒西歐國家的“時間銀行”互助模式,日本的社區居民互助模式等等。既能緩解了居民身上的經濟負擔,也能讓老人體會到更多的溫暖和關愛。
如果在留住美麗鄉愁的同時,還能讓人們在三四線小城找到發展空間,讓親戚、鄰居之間的互相扶助發揮作用,或許能解“恐怖保姆”背后的城市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