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民眾關切的城市嚴重內澇等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11月12日在江西南昌表示,中國已在16個城市進行“海綿城市”試點,目前進展情況非常好,未來五年城市內澇問題將有很大改善。
近年來,北京、武漢、廣州等中國內地眾多城市,每逢強暴雨襲擊,便引發嚴重內澇,坊間調侃為“城市看海”現象。2011年,“到武漢看海”成了網絡流行詞;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讓79位市民失去生命……
城市內澇問題在江西省會南昌同樣存在。今年6月,南昌多個縣區出現了6小時內170多毫米的強降雨,城區低洼路段出現積水內澇、車輛被淹等情況,一些居民小區路面水深突破1米。
“我在網上看到,國家要建設‘海綿城市’,這個是不是跟解決城市內澇有關,能給老百姓帶來什么具體的好處?”11月12日上午,在南昌市調研的陳政高與眾多基層民眾互動交流時,一位市民如是提問。
“你提的這個問題是一個重大課題”,陳政高說,中國的城市建設忽視了雨水的就地收集、就地滲透問題。中國城市下雨以后,70%的水是進入徑流,也就是流入城市以外,只有30%在當地滲透。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統計,截至8月17日,中國今年已有154個城市因暴雨洪水發生內澇受淹,受災人口255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81億元人民幣。
陳政高說,為了保證以后城市的安全運轉,特別是大雨的時候,不要形成一片“汪洋大海”,所以國家提出建設“海綿城市”。“我相信經過‘十三五’的努力,城市內澇等雨水問題會有一個很大的改善。”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今年4月,包括濟南、武漢、南寧、重慶等在內的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布。今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又發布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