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蘇州城鄉一體化經驗全省推廣、新農保首次實現全省全覆蓋、3年中全省1200萬農民告別飲水不安全等事件為“新聞地標”,江蘇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做法和成就,引起了中央新聞媒體和國內外其它媒體的高度關注。
錦繡蘇南,為中國城鄉一體化發展探路
改革開放30年來,蘇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先后經歷了3次歷史性跨越。第一次跨越,是改革開放后推動城鄉工業化進程,形成了“蘇南模式”;上世紀90年代蘇南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帶動蘇南農村實現了第二次跨越,經濟發展的質量、速度令人矚目;現在,蘇南城鄉一體化發展出現了重大拐點,經濟社會發展迎來新跨越。
作為蘇南的典型代表,蘇州是江蘇唯一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4月11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劉慧在《“三置換三集中”驅動蘇州城鄉一體化》一文中,詳細報道了蘇州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路徑和經驗:
2001年以來,蘇州農村推進三大合作改革,發展新型合作經濟。昆山花橋、吳中木瀆、相城渭塘等23個先導區在全國率先試點“雙置換”、“三置換”,鼓勵農戶把集體資產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及住房,置換成股份合作社股權、城鎮保障和城鎮住房,并推動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農業用地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民居住向新型社區集中,轉變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
劉慧認為,這些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創新是“蘇南模式”的升級和完善,促進了農民收入顯著增長,實現藏富于民。“去年,蘇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987元,蘇州農民踏上了富裕之路!”
4個月后,《人民日報》在8月1日頭版刊發重點報道《再做探路“排頭兵”——蘇州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創新實踐》。記者賀廣華在報道中寫道:“蘇州出臺新政策,進城進鎮農民享受城鎮居民同等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同時還可以保留其原股份合作社股權。更大的利好是,蘇州正在籌建農村產權交易市場,使農村集體資產、合作社股權等都能上市交易。”《人民日報》記者認為,放眼全國,這絕對又是一次“勇吃螃蟹”的重大舉措。
蘇南其他城市也從各方面為全國推進城鄉一體化探索貢獻“路線圖”。在無錫,中央媒體記者高度關注統籌城鄉發展的“一二三四”創新實踐:即城鄉規劃一張圖,承包地、宅基地分別置換社保和產權房,“三集中”,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勞動就業、城鄉社保、公共服務等4個對接。《中國經濟導報》在3月刊登《“一二三四”構建城鄉一體美景——江蘇無錫統籌城鄉發展的樣本觀察》的報道,字里行間透露出無錫人民敢闖勇試、再攀發展高峰的智慧和決心。記者童海華寫道:“無錫新區為拆遷農民建設小高層,戶均占地僅0.07畝,比多層住宅又節省了一半土地,同時新區推廣房權換股權的農村宅基地流轉模式,在農民得實惠的同時,實現政府節土地省投資。”
江蘇推進城鄉一體化探索過程中的創新舉措和成果,令中央媒體從業者著迷。一年下到蘇南幾十次的新華社記者孫彬告訴記者,新華社今年對蘇南經驗作了重點調研,明年春天還將就蘇南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經驗再進行一次規模較大的實地采訪報道,向全國推介蘇南各地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種種機制體制創新。
村落變“歐洲小鎮”,農民與市民差別縮小
“沿著小鎮筆直的公路前行,盛開的紫薇花搖曳枝頭,噴泉的水流在陽光下跳動,偶爾看到三三兩兩的孩子們在社區廣場上騎著小單車,頑皮地向你吐一下舌頭,一切都讓人產生置身歐洲小鎮的錯覺。”
這是新華社記者劉巍巍對江陰市新橋鎮農村的印象。基礎設施的改善,正在讓江蘇農村發生嬗變。劉巍巍在11月對新橋鎮的報道中寫道:新橋小鎮的變遷是江蘇農村一個美麗的縮影,如今更多的江蘇村鎮正在加快完成自己的“鳳凰涅槃”。
《農民日報》江蘇記者站站長沈建華在江蘇農村采訪了幾十年,對江蘇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進程感同身受。他談及不久前撰寫的報道感慨不已:“澳大利亞一個訪華團在江蘇看農村時,成員們也都認為這些中國農民家庭的生活相當現代化,住的房子也好。”
在“回顧‘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專題報道”中,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最近聚焦蘇中江都淥洋湖村。中央電視臺記者施韶宇對這個村的最深印象是:“生活和城里人基本沒區別。在江蘇,像淥洋湖這樣的村莊已經超過80%。”
2010年,隨著政府投入力度的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區域供水、河道疏浚和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國務院規定的1200萬人口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農村水源條件改善后,連一直缺水的蘇北西南崗地區的崗地也可確保抗旱用水。新華社記者陳剛在所發報道中說:“今年,西南崗30萬畝原先預計出苗不齊和出現死苗的麥田目前基本可以保證出齊苗,抗旱保苗取得階段性勝利。今年旱情放在過去,那損失就慘重了。”
《經濟日報》在對南京統籌城鄉發展的報道中說:“由于基礎設施的配套,南京目前郊縣城鎮化率超過67%,比2005年提高6個百分點。”《經濟日報》江蘇記者站負責人薛海燕說,作為省會城市,南京已經明確新一輪統籌城鄉發展的目標,提出到2015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力爭縮小到2.5:1以內,前景鼓舞人心。
行走于江蘇農村,過去存在的臟、亂、差不見了,農民生活環境大為改善。正如《農民日報》記者陳兵在報道中所寫的那樣:“立冬前夕走進揚州邗江何橋村,但見道路兩旁種滿了女貞、廣玉蘭等花木,鄉村別墅整齊劃一,家家戶戶都種上了花草。采訪時我還遇到村民馬勇,居然特地從城里回遷過來住,說明農村真是今非昔比。”
江蘇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令中央電視臺記者厲成功覺得難以分辨“誰是農民”。他在央視對江蘇城鄉一體化重點報道中評論說:一個進城農民既可以在街道的公司上班領工資,又可以以農民的身份從社區股份合作社拿到一筆可觀的分紅;他的戶口簿上明明寫著他是村民,卻又居住在城里的商品樓里,房子的環境連城里人都羨慕。他采訪過60多歲的農村拆遷戶管老漢,因為拆遷補償有了一筆錢,打了一輩子光棍的管老漢想娶城里的媳婦,跑到了電視上去征婚,“你能說這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嗎?”
講民主重民意,江蘇農民擁護城鄉一體化
城鄉一體化發展主體是農民,保障農民利益不受損,直接關系到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成敗。
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報道》記者周琰用鏡頭記錄過這樣一個拆遷小故事——在昆山千燈鎮肖市村,周琰跟鎮上的拆遷工作組一起來到農戶老嚴家,他家舊房子是30多年前花2.8萬元造的。“老嚴從來都沒有想到,家里這些破磚爛瓦如今會變得這樣值錢,233平方米經過評估總價在27萬多元,當地安置房每平方米均價只有1450元,‘舊房子’可以買2套動遷新房。老嚴豈止是高興,簡直是盼著早拆掉搬到鎮上去。”《農民日報》記者徐恒杰在《幸福指數的揚州感受》中也說到一個類似的故事:儀征謝集鄉集中居民點北邊,有一幢兩層小樓孤零零地矗立在田間。儀征國土部門的人認為,這戶人家不愿意搬離自己的老宅基地,我們也不強拆強建。
江蘇人多地少,全省人均耕地僅有0.93畝。每戶3到5畝承包地,1畝左右的宅基地,土地浪費多,配套成本高。去年以來,江蘇積極試行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探索集聚土地資源、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徑。新華社記者孔祥鑫在報道《萬頃良田工程化解增長吃耕地之憂》中寫道:“確保科學合理和民眾參與,已經成為主流做法。搞試點必須先上門調查農戶意愿,如果大部分人不同意就不搞,不許強制搬遷。”中央電視臺記者厲成功在江蘇實地調查后也大為感慨,“這新一輪的變革,是否真的能夠為老百姓帶來生活的福祉,利益的天平該如何平衡,這些都在考驗著制度設計者的智慧和誠意。”
推進城鄉一體化,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要讓農民與市民一樣平等地享受到公共服務,使得新農保、新農合、農村服務中心等服務普及到農村。新華社記者劉巍巍對江蘇的新農保推進速度在全國首屈一指也深有感觸。她報道說,今年年底,江蘇全面推行新農保,實現1500多萬農村適齡居民參保全覆蓋,這一時間將比國家規定提前10年。
新華社記者孫彬在《村民齊夸新農保》中報道了一個細節:寶應縣涇河鎮大同村62歲的老農民王述志說,我們老兩口獨生子女補貼和新農保退休金一年有3000元收入。“給農民發養老金,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普惠制的新農保是一件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今后還需要提級升檔。”新農合,在普惠的基礎上提升質量。新華社記者朱旭東報道,目前江蘇新農合最低籌資標準全部提高到150元,全省人均籌資達到190元,各地住院最高補償限額全部提高到當地農民年人均收入的8倍以上,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著眼農民利益,維護公平正義,江蘇城鄉一體化發展得到了農民發自內心的支持。2011年,江蘇將加大力度推進城鄉一體化。中央電視臺記者厲成功在報道中提醒說:“每一次變革都意味著一次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讓農民遠離‘被一體化’的煩惱,才是城鄉一體化的核心訴求,這遠比一幢幢聳立的高樓大廈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