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在這座新城中心,一座爛尾的摩天大樓在湖邊矗立著。風從大樓的空殼中穿過,這里本應是一家酒店。一名銷售人員強調,湖邊幾棟住宅樓中有一棟已經有人入住,但是當夜幕降臨時,只有稀稀落落的幾盞燈亮起來。他表示,開發商會向購買公寓的客戶贈送一輛汽車。這就是東北地區遼寧省的沈撫新城,建設這座新城的初衷是解決沈陽與撫順這兩座一度興盛的工業城市的擁擠問題。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24日報道,有人說:“蓋好樓,客自來。”但在這個中國工業的心臟地帶,人們在向外走,而不是往里來。
報道稱,在近十年來的很多時候,這里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地區,是中國重工業的中心。這里為國家的經濟增長提供了動力,并借助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建設熱潮高速發展。
如今,中國經濟正經歷痛苦的轉型,重工業面臨困境,投資者煩躁不已。股市暴跌,經濟增速放緩的恐慌正在蔓延。在實體經濟中,沒有哪里比東北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沖擊與轉型期的痛苦感受更深刻。
遼寧省政府一位負責經濟政策的官員說:“人人都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出在結構上。”
他說:“但具體步驟是什么?沒有人知道。我們能干什么?金融行業?你競爭不過上海那樣的城市。高科技產業?這種產業不是一夜之間就能興旺起來的。”
東北三省現在面臨的問題反映出中國作為一個國家面臨的許多挑戰:控制國有企業的力量,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在出口、基礎設施與住房拉動的繁榮后勁不足的情況下尋找新的增長引擎,改革經濟同時又不能造成更多的痛苦與嚴重動蕩。
不過,在這里這些問題仿佛更加根深蒂固,態度也更加頑固:這里的工人仍然熱切懷念從前奉行計劃經濟的好時光。正如那位官員承認的,這是一個不具備東南部沿海那種創業風氣的地區。
從2003年到2012年,遼寧省的年均經濟增速遠高于全國水平。如今,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經濟增速為7%,而遼寧省的經濟增速跌至2.6%,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墊底。
報道稱,沈陽市鐵西區被譽為“東方魯爾”。魯爾區是德國工業實力的脊梁,然而在這里,中國經濟的脊梁似乎開始萎縮。
許多人去外地找工作。專家們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會壓力,但也令東北流失了部分頂尖人才,留下迅速老齡化的人口。
中國領導層強調,東北必須加強創新,鼓勵中小企業,改革國有公司,尋找新的發展引擎。
報道稱,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中國經濟與企業研究中心的資深經濟學家安德魯·波爾克說,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問題越積越多。例如,約束國有企業的改革可能造成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不過,對鋼鐵水泥等重工業沖擊最大的恐怕是建筑熱潮的終結。花旗銀行經濟學家沈明高說:“這些產業恐怕需要削減一到兩成的產能才可能恢復盈利。如果它們削減產能,經濟就會惡化;如果不削減產能,問題就會多拖延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