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是工業化城鎮化的必要條件
時間:2010-12-14 09:57:29
來源:《前線》 作者:錢 津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因此,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必須高度重視推進農業現代化,并以此保障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深入發展。
一、我國實現工業化需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
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自立的基礎,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根本問題。沒有農村的穩定和農村經濟的全面振興,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這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長期實踐、不斷探索得出的科學結論,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在我國的現代化進程中,新型工業化是主導,農業現代化是基礎,而且,更準確地說,農業現代化也是新型工業化的基礎。
如果僅僅是從解決“三農”問題出發,那么,是否需要實現農業現代化,不過是或然的,并非確定的。在尚未完全改變小農生產結構的現實中,我國有不少農民已經富了起來,不少村莊已經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了18億畝耕地的有效利用,基本上可以保證年產糧食在1萬億斤之上。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農民可以更加富裕,農村會獲得更多的希望和更新的形象,農業也會更上一層樓。但是,單純解決“三農”問題并不會直接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全國各地實施農村民生改善工程、加強農村小額信貸投放和組建農村小型金融組織、扶持農村專業戶等措施,事實上并不能直接地走上農業現代化之路。因此,我們需要認真地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的“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論斷。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近代歷史看,可以說沒有一個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是建立在小農生產結構基礎上的。從國民經濟整體的角度講,如果哪個國家的農業基礎還停留在小農生產結構狀態,那就幾乎不可能實現工業化。小農生產結構需要大量農業人口,并不需要大量的工業產品,農業和農村市場狹窄且軟弱,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工業就業人口的增加和工業產品市場的發展,是工業化或新型工業化實現的實際阻力。如果要先實現工業化,再去實現農業現代化,那就可能會使我國還要在很長的時期內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很難實現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我國即將進入“十二五”時期,只有抓緊實現工業化,實現新型工業化,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才能真正地支撐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在工業化強力支撐下的我國農業必然要走上現代化之路,必然要以農業現代化的實現確保新型工業化的實現。
二、我國實現城鎮化需以農業現代化為前提
我國的新型工業化是伴隨城鎮化實現的工業化。傳統的工業化是伴隨城市化實現的工業化,城市化的優點與弊端同時顯現。對于現代社會和現代經濟發展而言,沒有城市的興起和城市的經濟輻射作用絕對不行,但是,高度的城市化造成人口過于密集也帶來更多的不經濟因素,甚至可能出現人為的災難。只就特大城市來講,僅供水就是一大困難,更不用說一旦發生能源危機,整個城市就要癱瘓。所以,新型工業化道路既要發揮城市化的優點,又要抑制城市化的弊端,以城鎮化代替城市化去實現工業化,不再一味擴大城市規模,而是在將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的同時,安排城市人口主要居住在城鎮。這樣更有利于人們享受現代生活,也有利于提高工業化的效益。
按照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共同要求,我國在實現工業化的進程中,必須逐步減少農村人口,增加城鎮人口。在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農村人口大幅度降低,這種降低從一個側面支撐了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在“十二五”時期,我國必將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當農業走上現代化之路后,那時我國大約只需要1億左右農業勞動力。這樣一種降低農業人口的最低目標,恐怕也需要我們付出極大的努力。但這并不是要將農民硬趕出農村,或硬趕上樓,而是說城市和城鎮需要主動地吸收農村人口,工業和服務業要創造更多的條件積極地吸收和妥善安置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就此而言,降低農業人口比重的責任主要不是在農村,而是在于城市與工業的發展,在于城鎮化的推進和服務業的振興。
農村人口的減少,只能通過轉移到城市或城鎮去,這分為異地轉移和本地轉移,一般而言,應是異地轉移較少,本地轉移較多;農業勞動力的減少,只能是轉移到工業或服務業再就業,就客觀的情況講,應是在工業再就業的相對少,在服務業再就業的相對多。這種轉移方式,既與實現工業化的經濟結構變化有關,也與走向城鎮化之后的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相一致。
問題在于,農業要走現代化之路,客觀上需要不斷轉移到城市或城鎮的農村人口和不斷轉移到工業或服務業的農業勞動力,逐漸在城市或城鎮穩定下來,成為工業或服務業的終身就業者。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一些地方做得比較好,但在總體上尚有較多差距。而要做到這一點,相比國家和法律的力量,更需要先進文化和中國人民的思想智慧。
在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民的減少和轉移到城市或城鎮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是極端重要的,是需要依靠理論界研究和全社會負責的。特別需要明確的是,這不是農民的問題,不是農村的問題,更不僅僅是農業現代化的問題,這是整個社會轉型的問題,是中國必須要實現工業化、城鎮化的問題。現在,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好,主要是對問題的認識深度不夠。因此,在“十二五”期間,必須協調一致、全力以赴地解決好這個問題。只要思想認識達到了應有的深度并統一起來,我國農業現代化中的人口轉移和社會保障問題才能得到確實的解決。這需要全社會迎難而上,按照“十二五”規劃的部署,積極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工業化、城鎮化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而不是迎難而退,再退回到小農生產結構去消極地尋求舊體制的庇護。
三、“十二五”將開創我國農業現代化新時期
在“十二五”時期,通過農村發展體制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在現有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基礎上,我國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城鎮化的同步推進,必將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
“十五”期間的2004年是我國工業化進程中的轉折之年,或者說,是我國工業化進入騰飛階段的起點。有關的研究表明:如果我國能夠保持“十五”期間工業化水平的年均增長速度,那么到2015—2018年,再經過5至8年的加速工業化進程,我國工業化將基本實現。這與我國到2020年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戰略目標要求是相符合的。即使按照“九五”和“十五”整個10年間我國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的年均增長速度推算,到2021年,我國也將基本實現工業化。
我國的工業化騰飛將帶動農業迅速現代化,國家財政的大幅度增收可以為農業轉型提供必要的財力支持,新型工業化的崛起將為數以億計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就業包括第三產業就業創造基本條件,市場的擴大和規范將為農業的現代化做出廣泛而積極的客觀導引,高等教育的進一步普及將為農業勞動的主體結構轉換即新型農民的培育打下堅實的基礎,等等。可以說,我國農業的現代化之路在“十二五”時期能夠見到現實的起點了。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