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披露,目前多家銀行已經要求分支行只能對名單中的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等16家房地產央企提供新增房地產開發貸款,對16家之外的非房地產主業央企不得提供新增房地產開發貸款,而此前下發的存量貸款也要及時回收,做好資產保全工作。
名單9月已下發
中國銀監會相關人士昨天表示,為使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貫徹《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有關“嚴禁非房地產主業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參與商業性土地開發和房地產經營業務”的要求,今年9月,銀監會曾向銀行下發主業含房地產的中央企業名單,要求銀行加強對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的貸前審查和貸后管理,繼續加強風險管控工作。
昨天某銀行人士表示,銀行已經根據監管部門下發的“紅名單”,要求分支行對名單中所列示的16家房地產央企提供房地產開發貸款的授信額度,對除了16家之外的房地產央企,存量貸款要采取保全措施,盡早回收。存量到期收回的,項目貸款無法續貸。原則上不得對16家以外央企提供新增房地產開發貸款。
有銀行人士透露,監管部門在通知中明確要求,嚴禁非房地產主業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參與商業性土地開發和房地產經營業務,國有資產和金融監管部門要加大查處力度,商業銀行要加強對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的貸前審查和貸后管理。
此外,對于存在高價購地、跨業經營、過度擴張、負債率偏高等問題的高風險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密切關注其經營狀況,一旦資金回籠出現緊張,應及時采取保全措施,對有土地閑置、改變土地用途和性質、拖延開竣工事件、捂盤惜售等違法違規記錄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停止對其發放新開發貸款和貸款展期。
央企退出緩慢
今年年初,央企頻繁制造“地王”引起監管層注意,3月18日,國資委下發通知勒令78家央企退出地產投資,然而截至目前仍有71家央企未見退出“非主業地產”。
據國資委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位列清退名單的78家央企旗下共有房地產子公司227家,約占央企全部三級以上房地產公司數量的60%,資產總額占比15%,銷售收入和利潤占比為15%和7%。現在距離今年3月國資委發出的“清退令”已過去9個多月。目前僅有中遠集團、中國航天、中石化、中石油等7家央企掛牌轉讓其不足20家地產子公司的股權,剩余71家央企超過200家地產公司至今未見動靜。
銀監會副主席蔡鍔生昨天表示,最近銀監會做過房地產市場價格變化壓力測試,現有測試結果顯示,銀行能夠承受房價下跌10%到30%之間的風險。他強調,雖然銀行利潤會減少,其抗風險能力仍具備,但若事情真正發生,還需其他配套應對辦法。
他表示,“十二五”期間銀監會將更注重控制銀行風險,尤其是存量貸款結構和新增信貸量方面。其一,經濟結構調整涉及對高排放、高污染企業及產能過剩行業的整合,企業如被淘汰,存量貸款結構將發生變化;其二,要按“十二五”規劃要求,把信貸重點放在節能減排、經濟結構調整、科技進步與創新,以及民生等方面。
作者:馬繼鵬 發自北京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