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我與媽媽距離××公里……”這個母親節(jié),一個刷屏的句式,刷出的不僅是溫情,更有濃濃的酸楚和無盡的反思。一份刻骨親情,奈何遠隔千里。如果父母病了,老了,身為“游子”的你能否在身邊照顧?養(yǎng)孩防老,這一千年的傳統,還能否在你身上延續(xù)?種種拷問,已無比現實地擺放在“70后”“80后”面前。(5月10日 新華社)
在母親節(jié)的喧囂中,每個人不妨算算“我與媽媽距離××公里”這道親情題。事實上,只有在母親節(jié)才想起日夜操勞的母親,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此。無論是買份禮物,還是回家打個電話,這種錦上添花的愛反而更凸顯了父母的清苦、寂寞和凄涼。當親情遠隔千里,誰來照顧年邁雙親?這是子女的必答題。
一邊是日漸年邁的父母,一邊是自己的家庭和工作,該怎么選擇?這是一代人的焦灼、一個群體的痛苦。而且,“子欲養(yǎng)親不在”就像一塊碩大的石頭,橫亙在無數人的心頭。近些年來,盡管媒體聲嘶力竭地呼吁關注空巢老人,盡管這個問題早已成為社會上上下下的共識,但空巢之痛非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演愈烈,一些“空巢悲劇”不斷上演。
根據民政部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億人,其中大約1/4是“空巢”老人。而到2034年,60歲及以上老人的數量將達到4億。這個龐大的群體普遍面臨著生理、心理、經濟等多方面的問題,用“度日如年”來形容并不為過。但現實是,養(yǎng)兒防老的傳統模式式微,而新的養(yǎng)老服務體系依仍未建立健全,空巢之痛依舊沒有根本性緩解的趨勢。
“我與媽媽距離××公里”,是一道殘酷的親情倫理問題,也是一道迫切而宏大的社會課題。“推開家門父母死亡多日”的新聞,至今讓人脊背發(fā)涼。如果不加快健全“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化”的制度和服務體系,如果子女們依舊以各種理由無視這種切膚之痛,遲遲拿不出行動,人口的迅速老齡化不僅會制造出無數親情悲劇,還可能窒息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活力。
盡管各地紛紛探索人口老齡化的應對之策,下力氣緩解空巢之痛,但或措施“虎頭蛇尾”,或政策不健全,或推廣難度大,總之效果并不理想。客觀講,緩解空巢之痛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社區(qū)、子女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政府盡責、社區(qū)盡情、子女盡孝,構建起機構養(yǎng)老、社區(qū)養(yǎng)老、居家養(yǎng)老三位一體的養(yǎng)老模式,才能從根本上緩解空巢之痛。
健全制度體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父母等不起,子女們應率先盡到自己的責任。常回家看看吧,多打個電話吧,陪母親說說話,談談自己的學習和工作,讓她知道你們之間沒有精神隔閡,永遠有說不完的話,你還是跟她最親最近的孩子,你永遠離不開她……別只在節(jié)日才想到幾乎被你遺忘父母,或許一個微不足道的行動,就能讓父母綻放久違的笑容。
緩解空巢之痛,才是送給天下母親的最好禮物。別讓牽掛變成遺憾,子女責無旁貸,貴在拿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