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式”發展成長三角趨勢
“世界上已經有不少超過10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它們絕不可能是只有單一中心的城市,必然有一些城鎮與其組團。”說到未來城市的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認為,目前整個長三角的“星座式”發展將成為趨勢。
與鄭時齡教授的觀點相似,被譽為“世界級城市規劃大師”的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彼得・霍爾,也對未來城市的發展提出了“去中心化”的概念,即建立多個中心的新型超級大城市。而他也同樣將贊賞的目光投向長三角地區,視其為“去中心化”超級大城市發展的極好范例。
“從表面上看,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都是獨立的,可是便捷的交通和高度的信息化卻將它們聯系在了一起,形成一種多個中心超級大城市的格局。”彼得・霍爾稱,長三角地區的發展已經引起了世界上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它將是21世紀未來城市發展的典范。
世博園區或成城市副中心
上海世博會結束后,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成為香餑餑,其未來發展成為各方關注的問題,對此鄭時齡教授預測:“浦江兩岸的世博園將成為城市副中心。”
“世博園區共有5.28平方公里,再加上周邊區域,輻射面積可達到10平方公里,對于城市功能影響很大。”鄭時齡教授表示,加上現有的交通便利,以及后世博效應,世博園區及周邊很有可能會成為上海繼徐家匯、花木、五角場、真如后的又一個副中心,集文化休閑、商務、公共綠化等多功能為一體。
對于這一新興城市副中心的發展,鄭時齡教授很有信心,“浦東陸家嘴地區只有1.7平方公里,而世博園區的后世博發展,將會關注黃浦江的大片濱江地帶,我們將建立一個綜合功能區,這個功能區將輻射整個的中心城區。”
未來上海應進入公眾時代
在全球化的環境下,中國正在經歷快速的城市化,數據統計,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89%,位居中國榜首。但鄭時齡在演講中指出,對于上海這座特大城市而言,要建設成為宜居城市還面臨著巨大挑戰,其中之一就是要“再城市化”,將上海從精英時代帶入公眾時代。
“從歷史上來說,上海作為遠東最繁華的都市,一直是精英化的居住模式,對于底層居民來說,生活是非常困難的。而現在城區中‘上只角’、‘下只角’的差異仍然存在。”他認為,在上海的“再城市化”中,不但要達到平衡的城鄉發展,去除資源分配的不平衡,還要去除城市區域之間的不平衡,同時提升服務水平和人們的創意水平。
在城市的各個地區,環境、教育和醫療衛生資源、生活服務、居住條件以及居住文化水平方面有很大差異。一百多年來形成的中心城區的區域差異依然存在。“上海的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2.8平方米,但是在中心城市的九個區內,有七個區的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都低于這個指標,有的區還不及這個標準的20%。而在醫療衛生領域,據統計,上海每萬人擁有的醫生人數是27人,而最多的區可以達到每萬人122名醫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區縣占66%。”
鄭時齡教授指出,在上海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加深化城市規劃,為城市中的所有人提供可居住的環境,將上海從精英時代帶入公眾時代,“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