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醫保“全國漫游”的民生“蛋糕”散發出更加幸福的味道,還需有具體化的政策配套、服務配套和診療配套。譬如,統一醫保報銷范圍和報銷比例,建立“國家目錄”的權威性;用推進分級診療解決異地就醫過于扎堆問題,并防止報銷政策“一刀切”。
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意見,今年將依托國家新農合信息平臺,選擇部分統籌地區和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跨省就醫費用核查和即時結報試點。到2020年,全國大部分省區市要在具備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跨省就醫直接結報。(3月1日《京華時報》)
“看病難,報銷繁”是一道蒼涼的社會表情。數據顯示,2014年末全國流動人口達2.53億,盡管“人人享有醫保”已成為現實,可置身于公民自由遷徙的大時代中,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遇到急病大病來不及回故地醫院就醫,就地治療難以及時實現“跨地域、跨部門的多維度審批”,以致出現了“小病拖,大病挨,病危才往醫院抬”的尷尬境況,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醫保“全國漫游”有了“時間表”,步子邁得大一些,推進速度快一點,患者就能受益早一天。盡管這在技術上并不難實現,可眼下最大的掣肘卻是區域間的利益難統籌。一方面,各地的醫保繳費水平和保障待遇參差不齊,不僅使醫保制度處于條塊分割格局,而且醫保管理部門也是“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鑼”;另一方面,鑒于人口流動趨勢大多是從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遷移,醫保基金的收支不平衡難免會遭遇大醫院的抵觸。由此而言,醫保跨省必須攻克“利益統籌關”,只有平衡好地方政府、參保單位、醫院三者間的各種利益,實現“全國一盤棋”統籌協作,才能讓異地刷卡看病與在“家門口”一樣方便。
再者,盡管享受平等的醫療權是法律賦予患者尤其是農民工的合法權利,但要在舉目無親、“無權、無裙帶關系”的異地順利看病、報銷,還得看當地衛生部門尤其是大醫院的“臉色”;而且,醫保跨省在讓患者更自由選擇診療機構的同時,必定會使優質醫療資源更受青睞。大量患者的“蜂擁而至”,也勢必會加重大醫院的馬太效應,影響到所有患者的就診質量。
一言以蔽之,要讓醫保“全國漫游”的民生“蛋糕”散發出更加幸福的味道,還需有具體化的政策配套、服務配套和診療配套。譬如,統一醫保報銷范圍和報銷比例,建立“國家目錄”的權威性;用推進分級診療解決異地就醫過于扎堆問題,并防止報銷政策“一刀切”。只有當跨省報銷的過程與醫療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同步協調推進,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城鄉每所醫院的正常有效運轉,從而真正解決好患者就醫報銷問題,使醫保這項惠民政策更好地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