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是生態城市建設的靈魂
■閱讀提示
生態城市的文明演化過程是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和城市循環再生功能漸進完善以及自然生態和社區人文生態服務功能的漸進熟化過程,包括自然生態系統和物理環境的正向演化、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結構的功能性轉型以及社會生活方式和管理體制的文明進化。
城市的生態包括城市生物和環境演化的自然生態、城市生產和消費代謝的經濟生態、城市社會和文化行為的人類生態,以及城市結構與功能調控的系統生態4層耦合關系,而不是回歸自然或城市生物生境的簡單平衡。和諧的城市生態關系包括城市人類活動和區域自然環境之間的服務、脅迫、響應和建設關系。
生態城市建設旨在通過觀念更新、體制革新和技術創新,調諧城市社會—經濟—自然環境之間各類競生、共生、再生、自生的生態關系,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決策和管理方法、文化和精神生活以及生態和環境意識。
生態文明是生態城市建設的靈魂。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與自然生態關系上的具體表現,它以可持續發展為特征,以知識經濟和生態技術為標志,是在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集競生、共生、再生、自生機制于一體的高級文明形態。體現在人與環境關系的體制合理、決策科學、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活儉樸、行為自覺、公眾參與和系統和諧,展現一種天人合一的生態風尚。生態文明可分為體制文明、認知文明、物態文明和心態文明,包括對天人關系的認知、生產方式的組織、人類行為的規范、社會關系的調控以及有關天人關系的物態和心態產品等。生態城市的文明演化過程是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和城市循環再生功能漸進完善以及自然生態和社區人文生態服務功能的漸進熟化過程,包括自然生態系統和物理環境的正向演化、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結構的功能性轉型,以及社會生活方式和管理體制的文明進化。
其中,生活方式和管理體制的文明進化包括推進決策方式從線性思維向系統思維轉變,管理體制從條塊分割向區域統籌、城鄉統籌、人與自然統籌、社會與經濟統籌以及內涵與外延統籌等方向演化;從單一功能的基礎設施、居住社區和產業園區向各類服務功能完善的成熟社區演化;生活方式從以金錢為中心的富裕生活向以健康為中心的和諧生活、從以數量多為目標的占有型消費向以功效優化為目標的適宜型消費、從以外顯為中心的摩登消費向以內需為中心的科學消費、從以利己為中心的物理型關愛向以愛他為中心的生態型關愛演化等。
生態城市建設應建立四大體系
■閱讀提示
生態文明的能力建設以更新人的觀念、調節人際關系、引導人的行為、提高人的素質為主導,強調城市生態的人文過程。通過利益相關者的行為調節和能力建設帶動整個城市形態的彰顯和神態的升華,促進物態諧和、業態祥和、心態平和與世態親和的城市文明發展。
生態城市建設包括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城代謝網絡建設和生態城能力建設。
一、生態基礎設施(文明支撐體系)建設
生態基礎設施包括流域匯水系統和城市排水系統、區域能源供給和光熱耗散系統、城市土壤活力和土地滲濾系統、城市生態服務和生物多樣性網絡、城市物質代謝和靜脈循環系統、區域大氣流場和下墊面生態格局等。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是維持這些系統結構功能的完整性及生態活力,強化水、土、氣、生、礦五大生態要素的支撐能力。可以選擇以下指標對其進行測度:
生態用水占用率:指城市生產、生活活動用水量占維持本土自然生態系統基本功能所需要的常年平均水資源量的比例,一般應低于35%。
生態服務用地率:指建成區內城市農業、林業、綠地、濕地及自然保護地面積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之比。生態服務用地面積一般應不小于建設用地的兩倍。
生態能源利用率:地熱、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一般不低于10%,強熱島效應地區(溫差超過2℃)面積,一般不超過10%。
生態安全保障率:本地物種比例一般不低于65%、景觀多樣性逐年提高、災害發生頻率逐年下降。
二、生態人居環境(文明彰顯體系)建設
城市人居和產業環境的適宜性取決于社區或園區環境的肺(綠地)、腎(濕地)、皮(地表及立體表面)、口(主要排污口)和脈(山形水系、交通主動脈等)的結構和功能的完好性。在2009年伊斯坦布爾召開的第八屆國際生態城市大會上,代表們一致倡導制訂一套生態城市人居環境建設標準。筆者根據國內外生態城市建設研究的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緊湊的空間格局:從地面向空中和地下空間發展,注重街道及地下空間的立體開發,倡導6層~10層互動型居住小區,層數過低土地利用不經濟,過高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不好,社區人口密度不低于1萬人/km2。
凸顯城市主動脈:新城和產業園沿輕軌和大容量快速公交主動脈呈糖葫蘆串型布局并與主城區相連,各組團間由綠地、濕地、城市農田、城市林地等生態服務用地隔開。生態交通網絡覆蓋人口超過城市人口的80%,從主動脈上任何一站乘快速直達公交到城市中心不超過半小時。
寬松的紅綠邊緣:破解攤大餅的城市格局,每個居住小區的綠緣要盡可能長,居民步行到最近的大片綠地時間不超過10分鐘。
健全的腎肺生態:城市開曠地表100%可滲水透綠,屋頂和立面綠化,下沉式綠地兼濕地功能,濕地兼生態給排水功能;城區人均生態服務用地面積不小于30m2,其中人均濕地面積不小于3m2。
混合功能就近上班:居住、工商、行政和生態服務功能混合,1/3以上職工能就近上班,從居住點到工作地點乘公交車正常情況下不超過30分鐘。
便民生態公交:居民高峰期出行80%以上借助公交、輕軌或自行車,城市任何一點步行到最近公交站點不超過10分鐘。
生態建筑比例:新建社區生態建筑占70%,與傳統建筑相比生態建筑節能60%,碳減排50%,化石能源消耗減少15%~30%。
彰顯生態標識:通過標志性建筑、雕塑、生物和文化景觀凸顯當地自然生態以及人文生態特征、文脈和肌理,生態標識滿意度高于80%。
生態游憩廊道:在汽車和輕軌交通網絡外為市民和游客提供無斷點出行、游覽觀光及生態服務的游憩綠道,包括自行車+步道網絡,修閑驛站及人文服務設施、生物綠籬和緩沖廊道。人均生態游憩廊道面積應不低于5m2,生態游憩綠道能覆蓋和連接市域內每一個社區、鄉村和景點。
民風淳樸鄰里交融:社區和睦、治安良好、文體設施與場所健全,2/3以上居民能天天見面、周周交流。
三、生態城代謝網絡(文明運作體系)建設
城市生態代謝網絡是一類以高強度能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人口流為特征,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具備生產、流通、消費、還原、調控等多種功能,經歷著孕育、發展、繁榮、熟化、衰落、復興等演化歷程的自組織和自調節系統。可以用以下指標來衡量其生態經濟效率和環境影響:
城市生態足跡:指維持城市基本的消費水平并能消解其產生的廢物所需要的土地面積的總量。通過提高自然資源單位面積的產量,高效利用現有資源存量以及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消費方式可以減小城市的生態足跡。
城市生態服務能力:指生態系統為維持城市社會的生產、消費、流通、還原和調控活動而提供有形或無形的自然產品、環境資源和生態公益的能力。其核算框架包括空間測度、時間測度、當量測度、格局測度和序理測度。
產業生態效率:指產業系統生態資源滿足城市需要的效率,是產品和服務的產出與資源和環境的投入的比值。評價時從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出發,分析從自然資源開采、材料加工以及產品的生產、運輸、消費和循環再生的所有環節,以尋求合適的經濟方法或者政策手段來提高產業系統的生態效率。
生態物流循環:本地食品生產和消費占城市總生產和消費需求的百分比不低于50%,高效率的污水處理和節水及中水回用設施,人均生活用水低于100升/日,普及城鄉生態衛生工程,戶均1m2的社區堆肥池,70%的生活垃圾在社區內就地減量化和資源化。
四、生態城能力(文明保障體系)建設
城市生態文明的能力建設以更新人的觀念、調節人際關系、引導人的行為、提高人的素質為主導,強調城市生態的人文過程。通過利益相關者的行為調節和能力建設帶動整個城市形態的彰顯和神態的升華,促進物態諧和、業態祥和、心態平和與世態親和的城市文明發展。要大力推進區域協同共生、城鄉一體共榮、體制條塊整合、天人關系和諧和社會均衡發展,著力調整局部和整體、眼前和長遠、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以及自主創新和對外開放的統籌關系。提升城市各部門、各單位和各階層競生、共生、再生、自生的社會生態活力。生態能力建設可以選擇以下指標來度量:
生態認知指數:包括決策者、企業家、科技人員和普通民眾的生態知識(生態哲學、生態科學、生態工學、生態美學和生態經濟學)、生態意識(全球環境變化、區域生態服務、人群生態健康、生態可持續性管理)和生態境界(溫飽、功利、道德、信仰、天地)。
生態統籌能力:指城市各級管理部門對區域統籌、城鄉統籌、人與自然統籌、社會與經濟統籌和內涵與外延統籌的一種協調與管理水平,以及競生、共生、再生、自生的能力。
經濟發展活力:腹地自然資源的支撐能力和潛力,生態系統的承載和涵養能力,科技和人力資源的孵化和培育能力,產業結構和布局的生態合理性,研究與開發、服務與培訓人員的比例,經濟發展的力度、速度、多樣性和穩定性。
社會參與能力:指城市為公眾參與所提供的機制、體制和平臺的完善水平,公眾關心和參與重大決策的意愿以及知識與技能和社會自下而上的監督渠道、志愿者的參與程度。
生態城市管理需要全社會參與
■閱讀提示
生態管理不同于傳統環境管理,它不是著眼于單個環境因子和環境問題的管理,而是更強調整合性、共軛性、進化性和自組織性的協調。
生態城市管理需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種方式的結合與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包括政府主導、科技催化、企業興辦、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
城市管理的生態內涵有3層:一是作為管理工具的生態學理念、方法和技術,包括生態動力學、生態控制論和生態系統學;二是作為管理主體的人與環境(物理、化學、生物、經濟、社會、文化)間的共軛生態關系(生產、流通、消費、還原、調控);三是作為管理客體的各類生態因子(水、土、氣、生、礦)和生態系統(如森林、草原、濕地、農田、海洋等)的功能狀態。生態管理不同于傳統環境管理,它不是著眼于單個環境因子和環境問題的管理,而是更強調整合性、共軛性、進化性和自組織性的協調。
生態城市不同于傳統城市的主要特點在于其競生、共生、再生、自生機制的生態耦合,在于其從鏈到網、從物到人、從優到適、從量到序的生態管理方法的轉型。生態城市建設需要通過生態規劃、生態工程、生態管理、生態教育和生態監督的科學手段系統推進。
生態城市管理需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種方式的結合與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包括政府主導、科技催化、企業興辦、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生態教育是能力建設的重要手段,要從觀念更新認識到位、體制革新合縱聯橫、技術創新催化孵化、管理維新動態監控等多方面全面提高決策管理人員、生產經營人員、科學技術人員和城鄉居民的生態意識和知識水平,啟迪官、產、研、民運用科學發展觀去認識、簡化、調控和欣賞復雜性,運用生態工程手段去規劃、建設、管理和宣傳可持續發展。具體的行動路線包括制訂生態城市發展綱要、強化生態城市體制建設、實施生態城市建設工程、加強生態城市宣教系統,推廣生態城市文明地圖、組建生態城市“自愿軍團”等。
建設生態城市是一個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和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漸進過程,是一場技術、體制、文化領域的社會變革,需要強化并完善生態規劃、活化整合生態資產、孵化誘導生態產業、優化升華文化品位、統籌兼顧分步實施、典型示范滾動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