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30 12:06:57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羅涵
“小康”是個溫馨和煦的詞。如今,這個令華夏兒女憧憬了兩千多年的美好愿景離我們越來越近。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提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位居首位。
如果說“四個全面”完整地展現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的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則無疑是這個偉大框架的總目標。何謂“小康”,各個時代各個人都有不同的解釋,但都把著眼點放在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狀態,則是一以貫之的共識。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總書記對“美好生活”的描述,就是“小康”的最具象的詮釋。
即將過去的2014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隨著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扎實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由進城打工轉為回到家鄉,在祖祖輩輩生活的家門口,就實現了脫貧致富夢。2014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專項扶貧資金432.87億元,比2013年增加約10%,用于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貧困人口發展能力;《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的出臺,交通運輸部與各省區交通扶貧協議的簽訂,衛計委實施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以及農村醫保和大病醫保的進一步普及和完善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較大程度地改變了農村和農民的面貌。在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加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的指引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制定的農村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目標有望成功實現。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小康建設始終牽動著黨中央領導的心。2014年11月1日至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調研時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12月,習近平同志在江蘇調研時更細致地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因地制宜做好廁所下水道管網建設和農村污水處理,不斷提高農民生活質量,要深化城鄉統籌,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習總書記的殷殷期望,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依然突出,同城鎮相比,中國農村總體發展滯后的局面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貧困人口仍超過8000萬,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唯有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光榮使命,抓好“四個全面”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而走好堅實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