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20 16:38:04
來源:紅網 作者:高亞洲
首都霧霾壓城,卻只能“等風來”,置于現代文明的大背景下,這樣的尷尬和無力,足以灼痛人心。等來一場可驅霾的風,至少得因于天時地利,而一場朝著寬慰人心而來的古風,倒是不請自來了。近日,有媒體援引古代氣象志為霧霾尋找歷史依據,認為“自古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而到了明代“每隔幾年便會光臨京城一次”。
這顯然不是一次無來由的空穴來風,根據這家媒體的刊載,有《元史》記載,1329年陰歷三月,由于前一年冬天沒有下雪,春天又乏雨水,導致“雨土,霾”。不僅有明確的時間、地點,連原因也有具體的陳述,其真實性應是毋庸置疑的。該文顯然不僅僅意在追溯霾的最早出現,在隨后的文章中,不僅不厭其煩地將明朝各年間記錄在冊的“霾”天一一呈現,而且把自明以降的清朝霧霾天,也來了個大檢索,并得出“總之,每隔幾年‘霾災’便會光臨京城,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的結論。言下之意可謂清晰可見——霧霾雖可恨,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霾之所至,并非今日之造孽,實在是古已有之。既是有“傳統”的尋常事,也就無所謂追問和祛除這咄咄怪事了。
要沿著這個邏輯,還可以做進一步的溯源,在3000多年前的《詩經》中,便有了“霾”的記載,文中的“終風且霾,惠然肯來”便是例證,雖然不能證實是此霾“惠”及北京,但至少可以成為“霾苦天下人久矣”的又一力證。總而言之,縱觀整個言說的邏輯結構,其出發點是這古今之“霾”是一脈相承的。
如果這個邏輯是成立的,一個首要的問題是,此“霾”是否為彼“霾”呢?這不是偏執地去咬文嚼字,姑且不說中國漢字的意蘊豐富,漢字在歷史長河中所發生的詞義衍變,也是比比皆是。一個淺顯的例子,養生一詞,今意為保養身體,但在古時則解釋為“代養活著的人”,雖是同一詞,意思卻大不同。從“霾”來看,最初的意思即為“雨土”,這個形聲詞所描述的是土像下雨一樣的現象。由此看來,古時的霾,可能更多的是跟自然氣象有關,如強風來臨,卷起黃土塵飛揚,形成“雨土”之象。這一點從歷史記載中頻頻出現的諸如“風霾陰翳”、“狂風陰霾”等詞,也能得到證實。
再來觀照今日的霧霾,作為一種標準的氣象用語,更多是對天氣質量的描述。根據現有的科學研究,霾的形成主要由于三個原因:一是在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二是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三是空氣中懸浮顆粒物和有機污染物的增加。換言之,從霾本身來看,今日之霾與古時之霾,在內涵、形成機理上有著本質的差異。而從其成因來看,雖然也與氣象條件有著一定的關聯,但是無論是靜風還是逆溫抑或是污染物的增加,無不與現代人的活動影響有關,而尤其是懸浮顆粒物和有機污染物的增加,更是人類破壞大自然的直接后果。
退一步來說,即便今日的霾與古時的霾成因相似,都因于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和侵占,所不同的只是在方式上。那么拿“元代霾”來說事,能成為強霾壓境下的一碗心靈雞湯嗎?這樣的“自古有之”,就能讓現代人在強霾之中有著泰然處之的免疫力嗎?歷史的觀照,在于照進改變現實之路,而不是關于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的關聯攀附,更不是牽強附會的援古證今。
對古今之“霾”的辨析,并非為誰正名,乃是從一場深刻的鄭重其事中,希冀出更清晰和更堅定的求變,讓一股從元代吹來的北京霧霾,云淡風輕為一股務實之風。即便觀照古今,不能由此生發出戰必克霾的信心,但觀照天下寰宇,治霾并非不可能。從霧都倫敦的改頭換面,到霧城洛杉磯的云淡風輕,從第一部《清潔空氣法》到《清潔空氣法案》,無不說明要克制霾的淫威,需要天時地利,更需要人和,比如對自然的敬畏,比如對發展的省思,比如對重典的仰仗等等,如此,首都北京的天高云淡之日將距之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