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環塌了補了又踏了”—這句話,都成鄭州市民口頭禪了,不知道的話,你就“落伍”了。前天,就在本報道《西三環塌塌不休責任認定未出爐》見報當天,西三環中原路很不給面子,又塌了,這已經是半年來西三環第14次塌方。(9月22日 《大河網》)
塌了補了,補了又塌了,聽起來像是繞口令的一句話卻是鄭州西三環路況的真實寫照。在這個多雨的秋季,塌方鬧劇讓老百姓身涼,心更涼。
這場鬧劇始于今年四月初,雖然上演于鄭州西三環路上,觀眾卻是全國人民。道路一塌再塌,人心更是如此。人們甚至斷言馬上就要有15塌、16塌,這句玩笑話背后是滿滿的辛酸與無奈。試問,塌方可以繞著走,難道人心也可以繞著走嗎?這場鬧劇何時才能畫上句號?
塌方鬧劇不禁讓人想起了在近幾年強降雨的夏季,出現了一些城市“重地表,輕地下”積水嚴重的狀況。隱藏的下水道工程是城市的良心,地面上的道路是城市的名片,這地上地下的一幕幕鬧劇也該停播了。
讓鬧劇愈演愈烈的是,事故出現后各個責任方趕到現場分析塌方原因,卻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對事故責任的認定,也沒有涉及追責的問題,讓“觀眾們”只能“干瞪眼”。什么是真正的走群眾路線,什么是面子工程,老百姓一眼能看出。在關于老百姓民生的問題上妄想應付了事,必定要被“打臉”。
因此,這場鬧劇要求我們將“責任觀”落實,落細,落地。左手抓制度,對于道路事故處理制定明確問責制度,杜絕出現事故,封閉互相推諉的空間,讓嚴密的制度鎖住事故的“喉嚨”。右手抓思想,將外在制度內化為思想,從思想源頭上切斷城市建設事故的脈搏。
短短幾個月的14塌,這場“戲碼”難免有些“大尺度”,若想叫停這場鬧劇,首當其沖是找到幕后編劇——認定事故責任方,讓鬧劇休,讓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