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了《8月份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預報》,報告顯示,8月1日-20日,2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出現環比上漲,其中北京增幅最大。
近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了《8月份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預報》,報告顯示,8月1日-20日,2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出現環比上漲,其中北京增幅最大。
與市場低迷的氛圍不相符的數據引發了業內專家的質疑。“這些令人看好的數據,其實含有虛假成分,其中包括一線城市大戶型網簽統計時間有延誤,高價產品被留到8月份進行統計,而地方政府提供給國家的統計數據是按照市場平均指標來衡量的,因而存在誤差。可以說房市依然呈下行趨勢。”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房地產市場的下行趨勢難改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信貸的收緊。雖然多地明確表示要放松房貸,但銀行并沒有真正執行。
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例。8月2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印發了《關于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但在隨后不久的8月27日便有媒體報道出當地各大商業銀行仍嚴格執行限貸政策,家庭首套房首付4成,二套房首付6成;貸款利率也依然是一年至三年6.15%,三年至五年6.40%,五年以上6.55%。與《意見》頒布之前沒有任何變化。
“目前房貸執行整體太緊是我國當前樓市成交量下行主要原因之一。”謝逸楓對記者表示,“簡單來說,銀行放貸必須要看兩個文件,一是銀監會與央行的聯合發文,二是國務院通知,二者分別掌握利率和首付的決定權。因此只要銀行不放貸,那么只有政策的放松還是無用的。”
既然已經發布了限貸政策放開的政策,銀行卻不肯落實,這自然也就成了市場的關注點。
全國房地產商會理事李驍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限貸手段與限購手段是完全不同的,限貸并不算行政手段,而是銀行選擇規避風險的金融手段。”此前,由于部分地區房價由漲轉跌,并進入持續下行通道,導致部分房屋變成“負資產”,一些業主選擇“棄房斷供”,給銀行帶來壞賬壓力,信貸風險引起了銀行方面的極大關注,因此現在各大商業銀行在房產信貸的政策執行上更加謹慎。
謝逸楓表示,當前房產市場的潛在需求還是存在的,多數剛需消費者還在做進入市場前的選擇判斷,這就需要有政策和制度對其進行指引。因此,如果能夠進一步針對剛需加大房貸的松綁力度,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成交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