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18 22:24:12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晴川
在隱瞞了一個暑假的高考真實成績之后,在父母從北京趕回旺蒼等待賀喜之時,旺蒼中學今年高三應屆畢業生尚飛(化名)在父母前面大哭一場。其實,他的高考成績是170多分,并非他在7月31日向父母報告的470多分。8月10日,18歲的尚飛從自家后面200多米高的山崖墜下身亡。此前,他最后一次更新了自己的騰訊微博:你們的記憶里會有我嗎?(新聞來源8月18日《成都商報》)
將高考成績170分說成470分,這本身就是一個彌天大謊。謊言被揭穿,對父母的愧疚和屈辱,無疑是給這位無路可退的孩子最致命的打擊。面對墜落的生命,很多人在哀嘆孩子心靈的脆弱,可是,我們更該反思:是誰讓一個即將成年的半大人,心靈脆弱到如此不堪一擊?
最經常的狀態就是沉默地坐在教室后排,老師視而不見;兒子“去了”,父母才發現并不了解兒子;哪怕曾經提到“死亡”,也沒有人“聽見”……這是新聞給我們呈現少年生活狀態——一個幾乎被世人遺忘的、沒有存在感的少年,內心將是多么枯寂孤獨?然而可怕的是,這樣孤獨的孩子,生活中可謂比比皆是。家長不知道,因為要打工要忙賺錢;學校不理會,因為“不出事就行”哲學深刻于心。尤其對于那些“成績差又內向”的孩子,上課開小差,放學后便鉆進網吧,便成了他們天然的選擇。是他們天生喜歡游戲嗎?是他們只是貪玩嗎?非也!實在是我們太不懂他們的心。
雪上加霜的是,這個社會還患著功利性的成功強迫癥,由成人到孩子,無人幸免,孩子更成了當仁不二的試驗品和犧牲品。盛望之下,其實難負。謊言的肆虐,帶來的往往是痛苦、焦慮和戾氣。當心理恐慌無處可解,逃避的極端形式注定是個悲劇。
在這樣的社會積弊大背景之下,中國留守孩子的生存現狀已經成為中國當下現實無法繞過的一個痛點。有專家說,破解孩子的孤獨感,才是防止悲劇的出路。此話一語中的。然而知易行難。如果家長不改變心態,不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而是沿著慣性逼著孩子、逼著自己一路狂奔向前;如果政府部門,不能從制度層面施以援手,包括提供與父母團聚的機會,組織民間力量親情輸送等,來緩解他們心理空窗期的壓力;學校作為最直接的教育者,如果依然還是理直氣壯地單純抓成績,對“乖孩子”采取標簽化的簡單態度,不給予特別關懷和心理疏導……所有這些“如果”,都是我們的學校、父母和整個社會對他們欠下的債。
廉價的淚珠里沒有多少真正的人性溫暖。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社會的未來。為孩子的極端人格和情緒化性格買單的,不該是他們脆弱的生命。明乎此,我們的學校、家庭、社會都要抓緊償還欠債,多給他們提供精神營養菜單,多給他們提供宣泄生活孤獨的選擇,讓他們走出孤獨寂寞的泥淖,用行動告訴他們:世界沒聾,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我們都在用心傾聽你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