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2014中國新型城鎮化低碳發展高峰論壇在順德舉行。據悉,目前佛山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95%,在省內城市中高于廣州,僅次于深圳。但與城鎮化率相比,佛山城鎮化質量卻不高,城市病也日益凸顯。(8月17日《佛山日報》)
一方面城鎮化率很高,另一方面,城鎮化質量卻不高,城市病日益凸顯,無疑不是城鎮化的發展目的和精髓,而提高城鎮化質量核心在于“人的城鎮化”。
城鎮化是擴大內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最大潛力所在。城鎮化不僅解放生產力,還能夠發展生產力。城鎮化,要圍繞提高質量,因勢利導、趨利避害,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格局,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說白了,還是要以人為核心,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
進一步詳細闡釋,新型城鎮化,不再是“工業化帶動城市化”,而是以高效益、無污染、發展可持續的文化旅游產業作為輻射核心,帶動周邊金融、零售、餐飲、娛樂等行業協調發展,逐步形成一個自然風光秀美、人文環境友善的文化旅游綜合體,形成區域經濟模式全面協調發展,注重于生活品質提升的人文新城。
城鎮化的目的是通過城市優質資源的多重配置,借助城市化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方式,實現農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質的改變,這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衣食住行等外在條件的提升和改變,但是這些“物”的城鎮化只是城鎮化的外殼表現,城鎮化更需要內在的內涵提升,“物”的城鎮化是手段,而“人”的城鎮化是目的,更是境界。
由于一下子失去了千百年來賴以生存的土地,盡管有政府提供的新的社會工作機會和保障,但是農民骨子里的失落感很難去除,對城鎮化不適應也是情理之中的意料,不斷出現新的問題和權益訴求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保障農民物質利益的同時,積極和農民展開溝通和對話,和農民促膝談心,知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只有通過不厭其煩和不厭其細地做農民的思想工作,才能化解心理隔閡,拉近和老百姓的距離,變工作阻力為動力。
城鎮化過程中,農民千百年來的熟人社區形態和人際關系生態被打亂了,被人為的分割了,變得支離破碎,這是農民最無奈和最難受的心里感受,盡管住房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內心深處的歸屬感和家園感卻在失落,如何積極營造和諧的家園感和歸屬感,不僅考驗政府的管理智慧和能力,更考驗著新型城鎮化的人文情懷,將農民的訴求看成是城鎮化的重點和重中之重,就是一種更寬泛的綠色發展意識。
城鎮化絕不是簡單的“撤村合并,集體上樓”,也不是簡單的由窮變富,更不是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改變;不是寬敞的樓房、方便的超市、清潔的抽水馬桶等等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是安居樂業的人性化的差異化精細培訓、提高生產、生活技能和融入城市的心理認同,從本質上講,是農民心靈的一次洗禮和飛躍,提高城鎮化中農民的人文素養比提高農民的物質待遇更重要,城鎮化的質量最終表現在農民的文化素質的提高上,表現在人文精神的涵養上,而不是物質生活質量的提高上,“人”的城鎮化才是城鎮化的最高境界和精神歸宿。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指出,城鎮化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就是要保護好城市美麗原始的天際線,城市樓不在于高,不在于面積之大,而在于有可觸摸的歷史人文細節,在于有人文記憶,對于城鎮化的規劃和設計而言,就是要多體現居民的情感訴求,多體現“人的尺度”,城鎮化的本質是“人的城鎮化”,而不是居住和就業的城鎮化,讓農民身在城市,精神的落腳點卻不限于城市,時時處處能夠讓農民生動地感受到鄉愁的縈繞,這樣的城鎮化才是人文的城鎮化,也才是農民喜歡的精神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