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200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0616億斤。今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6.46億畝,比上年增加1100多萬畝,夏糧總產達到2462億斤。近年來,棉花、糖料、肉類、禽蛋、奶類、水產等農產品的生產也持續穩定發展。
二是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03—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622元提高到5153元,自2004年以來的年均實際增幅連續6年保持6%以上。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078元,實際增長9.5%。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繼續下降。
三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態勢良好。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民人數達到15729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4.2%。農民大量進入非農領域和城鎮就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帶動了農民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和農村社會結構的轉型。
四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共解決1.65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2006—2009年,新建、改建鄉村公路144.1萬公里。大電網對農村人口的覆蓋率超過了95%。基本實現了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網同價。國家大力扶持農村發展清潔能源,3500多萬戶農民家庭用上了沼氣。農村危房改造項目已經啟動。
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費教育開始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面覆蓋,參合人數達8.33億人。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全面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成功推進。農村文化事業快速發展,一系列文化下鄉工程順利實施。
五是農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了黨在農村政策的基石。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耕地大量減少的勢頭得到明顯遏制。全面取消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約1250億元。2009年,“四項補貼”已經增加到1230.8億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農村金融、供銷合作、國有農場等方面的體制改革取得明顯進展。
二、新階段農業農村政策體系的形成過程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我國在建立符合統籌城鄉發展要求的新的農村政策體系方面邁出了重大步伐。
黨的十六大根據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階段性特征的要求,首次明確提出要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來解決好“三農”問題。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的要求,并將統籌城鄉發展放在五個統籌之首,將“建立有利于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作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大重要目標。2004年,中共中央的一號文件再次聚焦于“三農”問題,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增長,以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出臺了降低農業稅稅率和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等重大政策。
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在進行國際經驗比較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城鄉和工農業關系發展變化的“兩個趨勢”的重要論斷。2004年年底,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他明確指出,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統一了全黨進一步加大力度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思想認識。200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出臺了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重大政策。
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明確了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方針,并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提了出來。200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進行了專門部署。自2006年起,在全國范圍取消了農業稅、牧業稅、農業特產稅和牲畜屠宰稅,這標志著國家和農民之間的經濟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高度重視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問題,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200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以建設現代農業為主題,對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行了部署。這個文件出臺了在農村實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蓋這一重大政策,對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2008年一號文件以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為主題,對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進行全面部署。這一年,黨中央、國務院還專門就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發出文件,又一次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再次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主題,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方向。全會對農村改革發展的形勢和任務做出了重大判斷:一方面,農村改革發展成就巨大,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后,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另一方面,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會議要求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戰略任務,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作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作為根本要求,從體制機制創新、現代農業建設、農民收入增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保護生態環境等6個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任務。
在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著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對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國務院還專門發出了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標志著在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又邁出了具有關鍵意義的重要步伐。
今年的一號文件繼續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為主題,根據新的形勢,明確了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后勁的基本思路,強調了必須毫不松懈地下大力抓好“三農”工作。
三、當前農村改革發展值得重視的幾個問題
一是主要農產品的保障能力問題。近年來,一方面是我國農業在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需求在不斷增加。由于資源條件和生產水平的制約,某些大宗農產品的進口量在急劇增加。2009年,我國進口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分別達到4255萬噸、816萬噸。某些重要農產品自給水平的下降,必然導致國家對市場調控的難度加大,導致經濟安全的風險加大。因此,必須居安思危,始終堅持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切實加強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抓緊研究適合我國自身特點的農業發展戰略,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大力促進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加快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二是農業經營主體問題。農業實行家庭經營,是農業本身的特性決定的。從世界各國農業生產的情況來看,盡管經營規模大小有很大差異,但基本的經營主體都是農戶。我國農業人口數量龐大,穩定農戶的經營主體地位,對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對農村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穩定農戶的經營主體地位,決不是維持傳統的小農經濟,而是要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大力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家庭經營向農業現代化邁進不斷完善外部環境和條件。
三是推進城鎮化和建設新農村的“雙輪驅動”問題。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提高我國的城鎮化水平,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但還要看到,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我國農村仍將有巨量人口。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并行不悖地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不偏廢任何一個方面,這樣才能使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研究完善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方針政策,不僅是“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也是整個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重大任務。
(作者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