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7-29 21:58:07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蘇文洋
北京公交、地鐵調價是大勢所趨。現行價格難以為繼,也是盡人皆知。此前,我曾寫過一篇短文,談了一點個人看法。我在文中建議北京公交、地鐵調價要參照上海、香港和臺灣的一些做法,不必向日本或歐美國家取經。一家人互相學習的好處,自然是容易有說服力。向外國人學習,問題多多,牽扯到意識形態、東方西方等,把簡單問題復雜化,經濟問題政治化。
我在前文中,談到調價聽證問題。聽證這東西,似乎也是舶來品,很難說是中國原創。凡是舶來品,都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走樣”,沒有搞清楚人家為什么搞,具體怎么搞;二是“走形式”,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這些年,各類調價聽證會見識了不少,但幾乎沒有幾個聽證會是把證據擺在桌面上,大家圍繞證據展開辯論。沒有證據的聽證會,如同葫蘆僧斷糊涂案,一頭霧水,霧水一頭。聽證會其實和法院打官司一樣,打官司是打證據,聽證會也是一種打證據。你說必須漲價,把證據拿出來給公眾看。具體的證據,當然是漲價方的賬本。如何虧損,怎么虧損,公眾一目了然,聽明白了證據,就會對漲價認可。凡是不拿出證據,不公開賬本就要漲價的聽證會,不是耍流氓,就是作秀即“走形式”。
有位朋友提出北京地鐵調價,也可以與上海、香港、臺灣有所不同,另搞一套。比如分為月票、單程票兩種,假設月票200元一張,單程票3元一張,既照顧到常住人口的乘車需求,也給偶爾坐地鐵的乘客提供便利。比較而言,比分段計價簡單一些。我聽著有點道理,這里轉告有關部門參考。
公眾除了關注公交、地鐵如何調價外,還有一個問題特別關注,需要告知公交、地鐵部門。調價后,如何改進服務質量,包括軟件、硬件。現在的地鐵,有些地方管理不到位,服務設施不到位。票價提高,收入增加,服務質量也要跟上。過去乘客對公交、地鐵服務質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苛求,不追究,因為心里明白這是低票價種的因,必然結出低服務的果。漲價后,相信公眾就要“另眼相看”,不再對差管理、低服務像從前那么“客氣”了。無論怎么說,收費增加,服務質量沒有相應提高,這是無法向公眾交代的事情。
昨天,看到上海澎湃新聞有一篇社論《論北京地鐵漲價》。社論說,地鐵漲價、分流是幌子,財政補貼無法持續才是真相。我看這個真相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情,已經由準備漲價的事實所證明,眼睛不瞎的人都能夠看得一清二楚。社論提出三問:制定2元票價的時候,是否考慮過財政補貼的可持續性?漲價的時候,是否經過充分聽取民意?財政投入方向如此劇烈變化,又何嘗經過民意代表機關辯論審查?第一問涉及當時定價的背景,社論作者不了解情況,不知者不怪,有此一問可以理解。第二問其實多余,乘車人的民意永遠是不漲價,一如開車人的民意永遠是油價下調才好。第三問透出作者仿佛是“來自星星的你”,儂到當地人大白相白相,有多少事情是經過民意代表機關辯論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