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這是推進精神建設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一旦錯過很可能會造成千古遺憾。現在不少地方的城鎮化進程中嚴重忽略了這一點。
精神建設在城鎮化進程中的深遠意義
我國正在發生著數千年歷史中未曾有過的深刻變革。一個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快速的城鎮化帶來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人口格局等多維度的重構,這有力推動著并將繼續深刻影響我國未來的發展。然而也應當看到,與當下物質財富迅速增長形成明顯反差的,是精神建設的缺乏。走遍全國各地,人們常常發現一種現象,那就是千城一面:到處是寬闊的馬路、林立的高樓,但缺乏文化特點,特別是缺乏作為精神支柱載體的建筑物或場所。如果不盡快改變這種狀況,我們的城市將會變成沒有靈魂的水泥森林,我們的子孫后代將會由于缺乏精神寄托之所而成為沒有信仰的群體,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和偉大復興將沒有保證。
精神載體凝聚著城市人的靈魂乃至民族精神。綜觀古今中外,一座城市乃至一個村莊中最漂亮的、標志性的、處于顯著位置的建筑物通常都是精神支柱所在地。如處于北京中心位置的紫禁城,在古代,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精神寄托之所,其左前方是祖廟,右前方是社稷壇。新中國成立后,天安門廣場地區建設也承續了這一傳統,左邊是國家博物館,右邊是人民大會堂,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有機統一。我國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但是位于拉薩顯著位置的布達拉宮則是世界上最雄偉壯麗的建筑之一,因為它是人們精神支柱所在地。我國古代的村莊布局一般也是如此,村中心或其他顯著位置一般都有祠堂、廟宇等,以供人們表達信仰和情感,開展公共文化活動。世界其他國家的情況也不例外。如英國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法國的巴黎圣母院、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山等,都是人們的精神支柱所在地。
精神載體建設發揮著提升人們精神素質的作用。一個城市的精神支柱所在地是人們從事精神文化活動的場所。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精神文化活動,不僅可以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開闊眼界,增進友誼,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精神境界,還可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城鎮化過程也是大量農民進城的過程。農民進入城市以后,原來的思想水平、知識結構、風俗習慣等都不能適應城市的生活,這就需要政府以及社團組織、有識之士有意識地進行引導和培養。精神載體建設有助于提升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素質,例如通過理論大眾化的方式、群眾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召開同鄉會等來增進人們的交往,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逐步解決新市民精神上融入城市的問題。
一個城市的精神支柱所在地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要有,比如要有一定規模的偉人館、展覽館、博物館、文化廣場等,到那里大家有看不盡的東西,甚至流連忘返,看了以后都覺得在文化上很有收獲,在精神上有所提升。這樣,傳統與現代才能結合起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才能承續,人們的精神家園才能完美。這樣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有靈魂的活的城市。
大力推進精神建設的原則和方法
我國現在的城市人口眾多,利益多元,思想多樣,各種各樣的價值理念處于相互交織的狀態當中。那么,如何建設人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呢?
一是要把指導思想一元化與文化多樣性結合起來。要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同時把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傳統文化里面優秀的東西吸納進來,共同打造我們的精神家園。在這里,指導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的多樣性是不矛盾的。指導思想一元化是講國家發展的道路和方向只能有一個,不能時而這樣,時而那樣,那樣就會造成思想混亂,甚至國家分裂。文化的多樣性是指每個人、每個群體的愛好、興趣等可以是多樣的。比如,人們的宗教信仰、文化興趣等是多樣的,有的甚至很不相同,但這不妨礙人們都擁護國家發展道路的大方向。
二是要把繼承傳統與開拓創新結合起來。任何一個社會形態的發展都類似生命體的運動,不能輕易打碎重來。我們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另起爐灶。對于古今中外的優秀思想文化,我們都要學習、繼承和吸納,但不能把西方的一些所謂先進的東西引進來取代我們原有的生命體系,如果那樣只會引起天下大亂。建設人們共有的精神支柱也是這樣,需要穩定有序地向前推進,需要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實現中國夢的先決條件是穩定,然后才能發展。只有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研究解決面臨的問題,而不是相互批評,相互攻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才能逐步實現。
三是要把政府推動與民間參與結合起來。建設先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其載體,應當而且只能通過我們黨和政府的領導來進行,即與整個社會的改革一樣,應該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但同時也應當是自下而上的過程,即應當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建設自己精神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包括借鑒傳統的做法,利用民間力量參與精神支柱載體建設。
用什么方法推進精神建設?總的方法應當是充分借鑒歷史上精神支柱載體建設的基本經驗,把現代的先進思想內容與傳統的精神支柱形式相結合,同時,不斷在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創新發展。
從歷史上看,精神支柱載體通常可以概括為六個字:經、僧、眾、廟、像、禮。對此,我們應當充分研究借鑒。這些年來,我們的指導思想、主流價值之所以落地生根不理想,與沒有很好借鑒傳統的做法有很大關系。當然,我們不能搞封建迷信那一套,而主要是借鑒其形式。我們的“經”應當是先進的文化經典、理論讀物;“僧”應當是科學理論的研究者、傳播者;“眾”應當是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現有的受眾主要限于學校的學生、黨校的學員等,還應當把大部分的社會大眾變成受眾;“廟”應當是現代化的展示先進思想的場館,群眾可以到這些地方聽講座、學文化、搞文藝活動,甚至舉行新式婚禮等,潛移默化地接受先進思想的熏陶;“像”應當是領袖人物先進人物的雕像、畫像、塑像等等;“禮”應當是先進的禮儀規范,如行敬仰禮、鞠躬禮、宣誓禮等。
在這六個方面中,場館建設是基礎。有了場館,才能有其他元素和相應的活動。這些年,各種文化館、紀念館等建設不少,但能夠充分體現主流文化價值的不多。比如,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指導思想,但至今沒有一座國家層面的馬克思主義展覽館。只有把這樣的文化館、展覽館等盡快建設起來,并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精神文化活動,才能使先進思想文化逐步融入人們的精神世界。而且,只有把場館建設起來,歷史偉人才能活起來。比如建成馬克思文化館,馬克思就有了“戶口”,就能夠通過人們的敬仰學習等活動而變得有聲有色,流芳千古,人們對他的信仰才能逐步建立起來。也只有在這些文化場所經常組織活動,如新任領導的敬仰活動、黨團員以及少先隊員的宣誓儀式,以及宣講會、音樂會等等,這個地方才能活起來,從而這座城市才能活起來,才能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這樣,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才可以打通,我們民族的文化血脈才能永續傳承,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