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大幅增加國家創投引導資金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會議要求改革政府投入方式,更好發揮中央財政引導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帶動各方資金特別是商業資金用于創業投資。
國內外諸多實踐表明,財政資金不需大包大攬,而是充當種子基金、天使投資,利用財政杠桿,為創新最活躍的大學生、創業者們提供初始資本和創業指導。
與風險投資(VC)、私募股權基金(PE)追求高商業回報不同,種子基金和天使投資更看重長遠的產業發展和推動創業,而這正是政府財政資金最適合的創投領域。以北京中關村為例,數據顯示,中關村2013年新創辦的科技型企業將近6000家,平均每天有16家的科技型企業在中關村誕生。中關村迅速崛起的多個新興產業初具規模,與其存在的天使投資圈有著密切不可分割的聯系。
事實上,全球影響力的企業總是與創投資本相伴而生。研究歷次產業革命,那些擁有全球影響力的偉大企業往往得到了創投資本尤其是“天使投資”的大力扶持。而近些年涌現的諸多互聯網巨頭,蘋果、谷歌、亞馬遜、思科、Facebook等企業, 在其創業初期或種子階段都獲得了“天使投資”的大力度支持。
與國內每年上千萬的創業者們的需求相比,目前國內的創投資金顯得“杯水車薪”。此次國務院會議提出要“成倍擴大中央財政新興產業創投引導資金規模,加快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完善市場化運行長效機制,實現引導資金有效回收和滾動使用”,表明國家不僅看到了這一問題,更是希望利用財政杠桿來解決問題。
同時,國內的創投資本對于創業者的投資仍然不夠活躍。為此,國務院常務會也提出,要抓緊建立健全體制機制,鼓勵創業投資向創新型企業起步成長的前端延伸。使全社會創業投資生機盎然,引導創投資本進一步向產業前端投入、轉移。
在制度方面,也有業內人士呼吁,政府還需在全社會努力打造一個創業、創新和投融資的生態圈,利用財政資金夯實創業生態系統中“天使投資”基礎,以鼓勵更多的民間和社會資本進入創新產業。
而這,也符合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