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進程加速、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整合協同發展的背景下,上周末,上海財經大學召開了 “同城化時代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由上海市經濟學會、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 《科學發展》雜志編輯部共同主辦,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專家學者60余人展開了研討。
長三角進入同城化時代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鮮明地提出,由于時空距離的縮短,長三角城市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同城化時代。從世界城市發展的歷史看,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面,即凸顯 “城市區域”這一概念。同城化效應放大,勢必會對長三角這么一個密集的城市群內部的聯系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各個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會更加緊密。
上海財經大學科研處處長干春暉借用 《世界是平的》書名來描述同城化: “長三角更平”。由高鐵、動車、高速鐵路網,以及虹橋交通樞紐這些基礎設施為代表的一些交通設施的改善,使長三角變得更加平了,它給長三角的城市帶來了一種新的時空觀,同城化的時代,我們開始考慮可以在不同城市間生活、學習。同城化給長三角城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 “我們知道資本被貨幣化、電子化以后,在世界上可以很快地流動,但是有一些服務是不能完全依賴于電子化的,同城化和交通設施的改善,為發展這些服務業帶來了很好的機遇。事實上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壁壘仍然很高,同城化也給政府之間的協調帶來了新的挑戰,你能夠順應這種潮流,就能夠給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周振華給在座專家們布置了研究課題:同城化將帶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到底以什么樣的方式流動,是單向、雙向還是循環式?在流動過程中,將對各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結構產生什么影響?大家將如何實現共贏,同時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調整?
先同城化再一體化
對于城市群,以前我們更多談 “區域一體化”,為什么現在又提出了同城化?華東師范大學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寧越敏為兩個概念作了區分。同城化和區域發展的內涵是一致,但是空間尺度不一樣,區域一體化可能是長三角、珠江三角洲的層面,同城化的尺度相對較小,一般是兩個以上的城市,因地域相鄰,地域、經濟發展等因素,具有一些相互關聯、認同感強等要素,然后在產業結構等方面形成一個協調機制,尋求聯。由于行政區劃上一體化難以實現,同城化要解決的目標也不能太多了,還是要先從一些容易做的地方做起,比如基礎設施或者社會保障體系接軌等。
復旦大學教授張暉明研究了同城化帶來的經濟變化,如商務成本結構變化,包括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信息成本、交通運輸成本、交易組織成本。他說,在主觀認識基礎上,需要作反思和全方位梳理,調整認識能力,采取合作態度和協調利益機制。橫向,可以用換股組合重組方式改組既有產業存量,以聯合開發集聚內生增長和技術創新能力,從同構走向新的有序分工;縱向,區域產業共同升級中的重點方向分工分杈,新的分工合作關系需要有新型定價機制,在利益分享中走向新的有序分工。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金海設想了未來長三角城市格局的變化,我們現在重視的主要是大城市,同城化了以后,可能崛起一批很有特色的中小城市,像現在的嘉興、吳江。
動車組式城市化有苗頭
浙江大學教授陳建軍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同城化的現實意義: “我個人認為中國特定背景下的城市化,大城市也走不通,小城市也走不通,要走城市集群的道路,就是那種網絡化的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形成比較合理的城市體系,這是我們今后應考慮的新城市化的內涵。”他從經濟學意義上對城市集群型的城市化歸納了三個特點,一是規模經濟,二是形成專業化分工,三是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從這些方面看,長三角是最有可能走在前列的,可以給全國甚至全世界作出示范。它的運行機制是網絡化的,它的動態機制是 “動車組”形式,每節車廂都有動力,但是方向是一致的。
這趟 “動車組”能否打造成一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的城市群,陳教授認為很有機會。
火車頭不怕高門檻
隨著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加深,必然對上海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內在功能的提升提出了要求。上海哲學社科規劃辦主任榮躍明說,區域一體化和上海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兩者的相互關系,是互為前提。上海的發展,到了今天的這個階段,已經不能僅僅從上海自身出發去討論了,必須結合區域一體化這個大方向來思考,而且必須要很好地把握長三角內部、外部的各種競爭和博弈的關系。實際上,上海經濟轉型能否成功關鍵是看上海作為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的功能能否實現。
東南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徐康寧說,同城化會帶來一系列很大的變化,變化最大的就是要素結構和市場結構。從要素結構來看,可能越來越多的高端要素會集聚到國際化大城市,因為大城市可以產生規模經濟效應和明顯的輻射效應,因此同城化對集聚中心,即最大的城市帶來的好處最多。再從市場結構來看,同城化會給上海帶來更多的消費需求,長三角居民會涌向大城市消費、休閑。
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趙曉雷則指出,同城化對上海更多的是挑戰。上海的商務成本肯定比周邊高,虹橋樞紐建成了以后,半個小時就可以到昆山了,周邊都成為 “上海”,人流、物流、資金流都會流出去。但上海不應該這樣看問題,如果上海的產業和周邊城市同一個級別、結構相同,當然競爭不過昆山、吳江,但不應該從降低商務成本的角度去應對挑戰,反而應該做加法。商務成本要做相對比較,如果收益很高,商務成本相應也高,上海要想辦法提高收益,不怕商務成本比周邊高,形成一個高地,讓高成本成為一個門檻,進入上海的各種資源流要超過這個門檻,低了進不來。上海的核心應該是做金融,把金融做強了,門檻就高了,收益就高了,同時周邊的城市的產業結構也就錯開了,這種競爭就不是惡性競爭,而是互補競爭了。
擴大世博溢出效應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徐長樂說,區域中心城市核心地位的提升是區域同城化的必然要求,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提升中心城市的服務功能和對周邊地區的輻射、擴散的作用,對整個同城化的未來發展具有導向性的作用。周邊城市主動接軌中心城市是實現區域同城化的必由之路,主動去享受、分享中心城市的優勢資源、優勢要素,有利于實現自身城市地位的提升和城市生活質量的提升。他建議,以 “后世博效應”為契機,促進區域同城化效應,如延伸后世博的區域放大效應,加快跨地域的資源和要素流動;強化后世博的區域乘數效應,推進跨省市的轉型;傳承后世博的區域文化效應;放大世博的溢出效應;響應后世博的區域生態效應,推進低碳生活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