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有了家 家里有爸媽 10歲留守孩子三次出走
從瀘州城區到瀘州敘永縣摩尼鎮雙堡村,路途長達170多公里,包括110公里高速公路、60公里省道、5公里鄉村公路。最近一個月,一個10歲孩子孤獨的身影三次出現在了這條漫長的道路上。他曾懷揣245元“巨款”,也曾身無分文;他曾坐過大巴,也曾徒步前行……他的出發地是城里父母家,他的目的地是鄉下外公外婆家。
一次次被找回,又一次次出發。孩子如此執著,他在找尋什么?
核心
提示
10歲與9年
今年,瑞瑞10歲了。不過過去9年,他一直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兩個月時,爸爸媽媽就到外地打工了
鄉下與城里
城里好啊!學校好,老師教得好,跟同學玩得好。但瑞瑞惦記鄉下的外公外婆,外公眼睛痛不痛?誰為外婆倒洗腳水?
第1次出走
揣245元學雜費
給外公外婆買禮物
一切沒有任何征兆,但每一次逃跑的目的地都一樣———瀘州敘永縣摩尼鎮雙堡村———這里有瑞瑞的外公外婆。也是瑞瑞生活了9年多的地方。
今年2月17日,大北街小學4年級學生瑞瑞,懷揣245元學雜費去學校報名。當日14時許,瑞瑞的身影卻出現在了170公里外的雙堡村。手里還拎著一條嬌子煙,一包維維豆奶以及一個風箏。這是瑞瑞為外公、外婆以及小表弟購買的禮物。
外婆黃正先回憶,外孫的陡然出現,讓她心里突然一驚,“當時我還問他,是不是爸爸媽媽吵架了?瑞瑞告訴我說不是,然后叫我馬上給他媽媽打電話。”
當時瑞瑞身上還剩下20多元錢。瑞瑞將錢掏給外婆,外婆沒有要。后來,瑞瑞領著幾個小表弟到村頭商店買東西。當時外公張瑞香正在小商店內打牌,除了給小表弟們買了吃的,瑞瑞還特意給外公買了一瓶水。整個過程中,瑞瑞沒有給自己買東西。
外公外婆了解到瑞瑞私自逃跑真相后,只在雙堡村呆了一天,瑞瑞就被外公送回了瀘州。
第2次出走
身無分文坐大巴
司機送他到派出所
在學校里,瑞瑞只安靜了兩天。2月23日,瑞瑞的身影,再次出現在了敘永。
由于身上沒錢,來到瀘州廣場車站后,瑞瑞欺騙了大巴車司機,“我家人在敘永接我。到時候再給錢。”到了敘永后,左等右等等不來瑞瑞家人。無奈之下,大巴車司機只得將瑞瑞交給敘永西外派出所。得知兒子消息后,氣急敗壞的父母從派出所將瑞瑞領回了瀘州。“直到派出所打來電話后,我們才知道孩子又逃跑了。孩子當天上學時,沒有任何異常。我們一直以為他好好在學校里面。”張玉蓮感慨。
第3次出走
徒步30公里
路邊睡了一晚
瑞瑞最近一次逃跑,發生在上周。
張玉蓮說,放中午學后,瑞瑞溜出校門。沿高速路一路向敘永方向“挺進”。高速路上徒步30多公里,到達納溪渠壩附近后,由于又冷又餓,瑞瑞最終選擇原路返回。橫穿高速路從納溪下高速。此時,天已經黑了。瑞瑞在高速路邊上睡了一晚。第二天,先在納溪城區乞討到1元錢,然后再坐公交車返回瀘州。
回到瀘州后,瑞瑞先到了自己的伯伯李屯海家中。李屯海曾詢問瑞瑞:“為什么走了又一個人回來?”瑞瑞的回答讓李屯海哭笑不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而對于為何選擇先到伯伯家,瑞瑞則告訴李屯海,擔心回家挨打,“伯伯,你就陪我一路去嘛。有你在,我爸爸媽媽估計不得理抹我。”瑞瑞如是告訴李屯海。
孩子,你為什么要走
想外公外婆,夢里都是他們
成都商報:你為什么總是往老家跑呢?
瑞瑞:想外公外婆了。還想以前的同學了。我在瀘州做夢,有幾次都夢到我外婆了。我還夢到我在高速路上走路時的場景。一個車子上面下來幾個人,追我。然后我外婆就出現了。我現在只記得這么多了。后來的我就記不得了。
成都商報:是因為老家比瀘州城區好嗎?
瑞瑞:瀘州好。這里的學校好,老師教得也好。我和這里的同學關系可好了,我還當了官的,小組長,下面管好幾個人呢。這幾天有空,我還和小伙伴一起去放風箏,在濱江路上放。
成都商報:你惦記外公外婆什么呢?
瑞瑞:外公眼睛痛,每天都要我幫他滴眼藥水。外婆前年搬石頭,把腳砸傷了,要到場鎮上抓中藥,還要用熱水燙腳。之前每天晚上都是我提熱水,倒在外婆洗腳的腳盆里。我還擔心我表姐蕓蕓,她老是向我外公外婆要錢。
成都商報:為什么擔心這個呢?
瑞瑞:外公外婆經濟條件不好,找錢困難。不像在瀘州,這里好掙錢。表姐經常找外公外婆要錢。外公外婆有時也會給我錢,但我都沒有要。今年春節,我到外婆那里,外婆給我錢,我都沒有要。
成都商報:春節到外婆那里去了沒有,耍了幾天?
(話說到這里,瑞瑞的母親張玉蓮插了一句,“外婆家耍了三天,爺爺家耍了四天。”)
瑞瑞:“哪里有三天,分明就只有兩天半!我還想耍的,但媽媽要回來開店,我就只好跟著一路回來了。”
成都商報:老家這么遠,你又那么小,你知道怎么坐車么?
瑞瑞:216公交車就可以到廣場車站。那里就有到敘永的客車。敘永有兩個車站。從下面的超長站往上走,到了客運中心站,那里就有客車可以直接回雙堡了。方便得很。
成都商報:一個人在高速路上走,還睡了一晚上。怕不怕?有沒有哭?
瑞瑞:這個可不可以不告訴你?
成都商報:你覺得和爸爸媽媽親一點,還是外公外婆親一點呢?
瑞瑞瞟了母親一眼后回答:“你最好不要問我這個話題。我不想回答。”
(一旁的張玉蓮幫兒子回答了這個問題:“瑞瑞每天晚上都和外婆一起睡,他和外公外婆肯定要親一些。”)
成都商報:你跑出去不怕爸爸媽媽擔心嗎?
瑞瑞:(沉默)(“他要是曉得就好了。”瑞瑞媽媽在旁邊補充)
對話進行到這里時,瑞瑞突然就跑了。一邊跑一邊說:“媽媽,這些人好無聊哦。專門問我不想回答的問題。還用筆在小本子上面記。我不想跟他們說了。”
親情,艱難的過渡期
之前忙著掙錢,忽略了孩子
瑞瑞的父親熊文洪在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一企業上班,母親張玉蓮在瀘州城區開了一家干洗店。昨日適逢周末,瑞瑞在干洗店內陪伴母親。成都商報記者來到干洗店,記者注意到,從外面買回來一瓶綠茶飲料后,瑞瑞先用紙杯倒了一杯放在母親面前,然后自己才開始喝。
去年9月,9歲的瑞瑞剛到瀘州,對瀘州完全不熟悉,一次放學后,他在公交車上打瞌睡,坐過了站,一直坐到216路公交車終點站綠景路。家人四處尋找,晚上7時許,瑞瑞卻出現在了家門口。瑞瑞說,自己身上沒錢,只能走路回家,一路沿著216路公交車車屁股追,然后就追回來了。
在第一次逃跑回家后,瑞瑞曾和表姐蕓蕓有過交流,瑞瑞告訴蕓蕓:“好幾次想外婆想得厲害。一個人躲在被窩里偷偷哭。”昨日下午,蕓蕓向成都商報記者證實了這一細節。另外,瑞瑞還曾專門叮囑蕓蕓:“外公外婆經濟條件不好,掙錢困難。不要老向他們要錢。”
摩尼鎮雙堡村,62歲的張瑞香和64歲的黃正先夫婦,是村里不少留守老人生活的縮影。
由于子女全都外出務工,家里近10畝田地全都靠兩位老人耕種。另外,即使瑞瑞被接走后,兩位老人目前還帶著4個孫兒輩的小孩。年齡最大的蕓蕓,今年也僅有11歲。“農忙季節,天一亮就得上山干活。天黑了才能回家,很辛苦。”黃正先說。
對于瑞瑞,外婆黃正先格外疼愛。事實上,在被父母領到瀘州之前,每天晚上,瑞瑞都和外婆睡同一張床。“我們從不打罵娃娃。有什么都好好地說。我也不止一次跟瑞瑞父母說過,娃娃不要管得太嚴了。學習上也不用抓得那么緊。娃娃能學多少算多少。”
和寬松的外公外婆比起來,父母則要嚴厲許多。因為作業完成得不好,去年被父母領到瀘州后,瑞瑞曾多次遭遇過皮肉之苦,“用衣架打過孩子屁股。”張玉蓮說。
對于兒子,張玉蓮內心充滿愧疚,“為了生活,之前忙著掙錢。兒子長期缺乏父母關愛。和外公外婆的感情甚至比爸爸媽媽還要好。我們現在也在改變方法,有事沒事多和孩子溝通。再不會打小孩了!包括孩子連續逃跑三次,我們都是好好地跟他說,再沒打他。”
心理專家
重塑親情
父母需付出更多
“外公家經濟條件不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聽了這些話,怎么都覺得不像出自一個10歲小孩的嘴里。但事實就是如此。”瑞瑞的母親張玉蓮向成都商報記者連連感慨。就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的時候,小區里的小伙伴叫瑞瑞去江邊放風箏,他撒腿就跑了。張玉蓮說,瑞瑞雖然剛來小區不久,但已經交了很多朋友,也有很多玩法,所以他的適應能力很強,并不是因為不能適應城市生活才離家出走的。
對于瑞瑞的這種行為,四川警察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心理學副教授陳華認為,“這是‘放養’和‘圈養’的區別。現在城里10歲左右的孩子,過兩條街家人都提心吊膽。家長給孩子鋪路鋪得太好,其實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據媒體報道,目前全國有留守兒童近6000萬,有調查顯示,近60%的留守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些孩子就像被遺忘的花朵苦苦等待著父母的關愛。許多打工家長16.7%的半年回家一次,46.7%的一年回家一次,26.7%的兩年回家一次,10%的兩年以上才回家一次。絕大多數留守兒童由祖輩監護,而祖輩們通常一味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很少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青少年正處于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缺乏親情的撫慰,逆反心理較其他學生更強。沒有安全感,普遍會感到緊張和恐怖,產生被遺棄的心理。
陳華分析,瑞瑞其實是不少留守兒童成長的縮影,“隔代撫養,祖父輩限于精力,不可能給予孩子太多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心智肯定會成熟得早一些。包括出現一些成人化的語言、行為,那都是孩子長期自我面對、自我適應所帶來的正常反應。這種生存能力,對于一個個體而言,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瑞瑞屢屢出走,除了思念外公外婆,我覺得,他其實是想回到原先的生活環境。重新過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
陳華表示,從外公外婆那里回到父母身邊,瑞瑞其實需要一個親情過渡期,“在這個過程當中,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增加孩子內心的抵觸。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和顏悅色地說教,父母每天需要多抽時間和孩子在一起,重塑親情。一旦讓孩子和父母重新建立起依賴感后,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關于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也認為,留守兒童的父母應該保持與孩子的情感溝通,這種情感溝通最好保持在每周一次以上,除了關心學習成績和身體健康外,更要詢問孩子的情緒狀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和關注。
國家行動
關愛留守兒童納入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
新華社昨日播發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規劃》稱,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進程滯后。城鎮內部出現新的二元矛盾,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問題日益凸顯。
《規劃》明確提出: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
新華社記者曾在年初采訪了中國的一些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家,留守兒童精神上缺乏支撐。廣西布泉鄉一名家長黃光積說,因為缺乏溝通和交流,他的孫子孫女和父母不親,每年春節回來過年的時候,不讓父母抱。而接受采訪的多名留守兒童告訴記者,每年見父母的次數只有兩三次,因此和父母有陌生感,見面不知道說什么。
我國城鎮化正在快速推進。廣西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周可達說,留守兒童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必然產物,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程,社會、學校、教師、家長應采取幫扶、疏導、啟發、情感交流等方式,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使他們能夠在成長中感受到溫暖。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認為,城鎮化進程中產生了留守兒童親情缺失、教育引導、安全保護等問題,有關方面應大力加快新農村建設和小城鎮建設,為農民工就近就業創造條件。同時,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工舉家進城,讓更多留守兒童回到父母身邊。
中共廣西區黨校研究員凌經球認為,落實、完善相關政策和法律,切實保障農民工的權益。政府應當完善農民工在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制度保障,維護他們的權益,切實保障他們能更好履行監護子女的責任。
瑞瑞式出走不是個案,新的二元矛盾正在凸顯
留守兒童是城鎮化進程中的必然產物
城鎮化進程中產生的留守兒童親情缺失需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