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召開之際,國內外又出現了不少機構和個人又開始拿中國經濟說事,妄圖動搖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的主流預期。
事實上,作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國經濟一有波動,“唱衰”聲就會沉渣泛起。“硬著陸論”、“金融風險爆發論”、“改革緩慢論”這些陳詞濫調屢屢被唱衰者翻炒出來,危言聳聽,刺人耳目。
究竟是什么人,出于什么原因,總是要“誤讀”中國經濟,和中國對著干?
研究唱衰者的立場和言論,可以發現大致分為兩種心態。第一種,就是看到中國好就不舒服,總是挖空心思千方百計地抓住一些瑕疵大做文章。這類人,往往抱怨中國經濟改革“未達預期”,指責中國經濟對世界貢獻降低。他們希望中國透支自己的發展潛力來“造福”世界,這種做法只能說是“居心叵測”。
第二種,則是希望渾水摸魚,企圖通過“唱衰”,玩一手舞高弄低的投機游戲。比如一些外資投行機構,通過發布研究報告,調低中國經濟的增速,以便做空市場或是趁機入貨,一些企業和地方官員甚至也參與其中,意圖通過唱衰的輿論壓力,倒逼中央出臺相關政策,撈取自身利益。
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可能出于不了解情況,或出于主觀臆想和誤判的隨波逐流者。但不論動機如何,所有唱衰者都無法回避一個基本的事實,即面對質疑的聲音,中國經濟已以其出色的表現作了強有力的回應。
縱觀2013年中國經濟交出的“成績單”,在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依舊曲折,發達經濟體企穩回升步履蹣跚的背景下,7.7%的經濟增速不僅超過了年初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在國際范圍內也是屈指可數。同時,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的提速進行也給我們未來的發展增添了信心。2013年,第三產業增速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城鎮化率同比提高,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繼續改善,這些變化無不說明,中國經濟質量明顯提升,正沿著預期的目標合理發展。
此輪“唱衰”中國經濟,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將跌到7%以下,可能會“硬著陸”;二是認為中國的地方債務、影子銀行存在巨大風險。然而,要知道,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是個鳳凰涅槃的過程,必然會引發生產方式改變、產業布局重構、利益分配調整等重大變化。我們調降經濟增速,是為轉變增長模式留出了空間;我們集全國之力,摸底地方債務,防范金融風險,是本著直面問題的態度,應對存有隱患的局部風險,這些舉措都是著眼全局和長遠。
如果以為中國會因為一些荒謬的言論亂了陣腳、失去定力,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國際社會看好中國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因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變,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大格局仍在推進過程中,新四化建設產生的巨大的能量將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起到強力的支撐。隨著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的加快,中國經濟的潛力將更快速地釋放。
目前,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平穩前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風言風語過去有,今天有,以后也會有。但無論怎樣,強健的基本面是我們最大的底氣,我們相信,風言風語影響不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情緒,任何別有用心的“唱衰”聲音不僅注定失敗,也無法動搖中國經濟從容前行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