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北京大部地區喜降春雨 霧霾或被驅散。圖為2月26日,北京民眾冒雨出行。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今起,持續7天的濃重霧霾將撤離北京。據預測,在一股較強冷空氣的影響下,北京今日的空氣質量將明顯改善,達到良好級別。濃重霧霾雖然褪去,但輿論關于這場“曠日持久”的重霾天氣的疑問并沒有消退。
焦點一:為何未啟紅色預警?
在經歷7天濃重霧霾之后,26日24時,北京終于解除空氣重污染預警。本月20日起,北京地區的空氣質量一直處于重度污染和嚴重污染狀態,政府部門于21日發出霧霾橙色預警。
雖然“橙色”已是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中的次高級,但面對持續的重霾天氣,公眾則追問為何不啟動可以強制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紅色預警。
對此,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成員、市環保局副局長姚輝26日下午作出回應。
姚輝介紹,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在預測出“未來3天將持續出現六級嚴重污染”的情況下,則會將空氣污染預警升為最高級“紅色”。
“在此次污染過程中,我們當時預測的是‘將交替出現五級重度污染和六級嚴重污染’,所以指揮部沒有啟動紅色預警。”姚輝說。
焦點二:是否存在區域傳輸?
針對各界關注的污染物區域傳輸問題,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站長張大偉26日表示,“定量的區域傳輸,現在很難下結論,但定性來看的話,這是毫無疑問的。”
據環保部通報,此次灰霾天氣覆蓋中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影響面積約143萬平方公里,重霾面積約81萬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遼寧等地。
“因為在整個京津冀乃至華北平原地區,北京的面積相對比較小,這么大范圍的區域性污染,肯定會有區域傳輸的影響。”張大偉說。
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此次重污染過程,都是發生在偏南風和偏東風影響的情況下。
張大偉表示,“要定量評估區域傳輸的話,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也需要一些科學方法和手段,但定性的話,這是沒有問題的。”
焦點三:應急措施是否奏效?
此次重污染期間,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及時預警,嚴格落實應急預案。其中,全市共147家工業企業采取停產減產措施,提高治污設施運行效率。
據姚輝介紹,北京市環保局共組織執法員900余人次,檢查各類企業600多家,對存在超標排放問題的40多家企業依法處理。
那么,這些應急措施是否真正起到了減緩空氣重污染的作用?張大偉對此表示,“應該說,定量的評估還需一些時間,也需要一些科學手段的支持,但從定性的層面來看,其積極效應是毫無疑問的。”
“因為在持續性重污染過程中,大氣擴散條件非常差,污染物擴散的能力基本消失,就像一個大鍋蓋罩在城市上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維持原來的排放水平,那污染物的濃度肯定會持續性上升。”他說。
張大偉指出,北京采取了一些應急措施之后,污染物增幅的速度和最后到達的峰值都有所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