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馮俊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十二五”前三年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已開工2500萬套,其中,基本建成1500萬套。從現在的進展情況看,在整個“十二五”期間完成開工3600萬套的任務是比較有希望的。
對于2015年全國保障性住房覆蓋達15%的目標,馮俊表示,住房保障的覆蓋率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保障房建設的數量,二是城鎮人口增加的數量。從現在的情況看,城鎮人口增加的速度要大于預期。住房保障覆蓋率是以享受了保障性住房和通過棚戶區改造改善住房條件的家庭戶數作為分子,城鎮常住人口家庭戶數作為分母。由于2013年城鎮常住人口家庭戶數仍未公布,從2012年數據來看,到2012年底城鎮住房保障覆蓋率是12.5%。
對此,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趙路興表示,“十二五”保障性住房無論從目標還是覆蓋率都有望完成任務。但是,我們究竟需不需要這么多保障房?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在房價高企的背景下,一面是低收入群體面對高企的房價“望房興嘆”,一面卻是本該暢銷的保障房面臨“愁嫁”。
此前有媒體爆出,多省市審計報告顯示,已建好的保障房空置率極高。其中,海南省近萬套空置,廣東1.15萬套空置,山東省1.29萬套空置,云南省則多達2.3萬套空置。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胡志剛表示,在保障房配套較差、空置率高企的現狀下,保障房建設并不是越多越好,真正實現安居夢需要通盤考量。
趙路興表示,未來應改變保障房考核機制,保障房任務目標不應該定量,而應定質。例如北上廣深、東部沿海等外來人口較多的城市,應承擔更多的住房保障指標,而西部部分地區,一方面商品房本就價格低廉,低收入人群較能承受;另一方面,人口流失嚴重,可以根據情況以補貼形式對低收入人群保障,這樣可以節省財政資金,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