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花大力氣治理大氣污染,從目前推出的一系列舉措來看,可謂是快馬加鞭。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大氣污染防治產業的相關上市公司,尤其是脫硫脫硝領域上市公司或將實質受益。”一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會議要求在抓緊完善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以下措施:一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二是發揮價格、稅收、補貼等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對煤層氣發電等給予稅收政策支持。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今年安排100億元,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行“以獎代補”。三是落實各方責任。
實際上,自去年初以來,華北地區連續出現霧霾天氣,中央及地方政府多次提及大氣污染治理問題,市場對于大氣治理的政策保持了較高的預期。
日前,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表示,2014年將認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嚴格控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煤電項目;確保2015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供應國V標準的車用汽、柴油,2017年底前全國供應。
在11日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副部長翟青介紹,環保部確定的2014年度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是: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別減少2%,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5%。今年各地要完成1473個項目,電廠脫硝再增加1.3億千瓦,鋼鐵燒結機脫硝增加1.5萬平方米,黃標車淘汰300萬輛。
他同時介紹,《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以后,環保部門對京津冀及周邊六省(區、市)提出了細化的要求。環保部還和全國31個省(區、市)簽訂了目標責任書,細化分解梳理了近期需要完成的22項政策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2014年全國地方“兩會”相繼召開,污染防治立法成最大亮點,霧霾防治、水污染治理、生態紅線劃定是環保三大要務。
2013年以來,繼陜西之后,《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成為國內第二部新修訂的省級地方大氣污染防治法規。該條例旨在從污染排放總量控制入手,實現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過程污染物排放控制,為各項措施提供法律保障。條例1/3的罰則對污染環境的行為予以規范,同時部分行為加倍處罰,罰無上限。
市場人士表示,環境保護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節能環保產業不僅是經濟轉型升級的手段,更是經濟保增長的主要內容。在這個大背景下,從事節能環保業務的公司可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