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試點小區的居民少人理會、垃圾轉運站直接壓縮、處理場一埋了之……已試點一年多的沈陽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其現狀仍不理想,不禁讓人疑問,目前垃圾分類處理到底難在哪?
試點小區無人理會 處理場一埋了之
春節前后是產生大量生活垃圾的時段。記者1月29日來到位于沈陽市長白島的萬科城小區,這是沈陽市垃圾分類試點社區之一。在第5期樓盤的每棟樓門口都設有分類垃圾箱,分別標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字樣并用顏色區分。記者早上8時到8時10分看到,共有8個人扔垃圾袋,均不加區分地扔進垃圾箱內。
這些沒有分類的混合垃圾在10時之前被物業環衛收走,并由垃圾車運送到位于勝利橋南的中轉站。在這里,收集來的垃圾被直接壓縮,也就失去了分類的可能性。
1月30日凌晨1時,記者跟隨運輸這些壓縮垃圾的垃圾車開往老虎沖生活垃圾處理場。老虎沖垃圾處理場是沈陽的兩座生活垃圾處理場之一,沈陽市40%的垃圾都在這里被填埋處理。伴著垃圾車巨大的轟鳴聲和刺鼻的垃圾味,記者進入到垃圾場的填埋區。垃圾車直接將垃圾傾倒進填埋坑,經壓實機壓實之后覆土填埋,整個過程高效卻簡單。
記者了解到,沈陽市是從2012年6月啟動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試點,開始有5個小區參與。到2014年1月,已經擴至59個小區,涉及居民5.7萬戶。由于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在最近召開的沈陽市“兩會”上,人大代表再次提出關于垃圾分類的話題,得到廣泛關注。
成本高就可以不分類處理?
正在扔垃圾的李大姐告訴記者,垃圾分類本來就很麻煩,看到自己分好類的垃圾被垃圾車不加區分地拉走,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也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別人都不分類扔垃圾,光自己分類也沒有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老虎沖生活垃圾處理場園區內還沒有垃圾分類處理設備,其原因是沒有預算。光是給垃圾處理場裝備一套垃圾分揀設備就需要300多萬元。同時,分類處理垃圾的成本也很高。采用直接填埋的方式處理1噸垃圾成本在30多元,而分類處理垃圾,每噸則要花費100元以上。
“如果市民分類扔垃圾的意識沒有普及就上設備,也是對財政資源的浪費。”老虎沖垃圾處理場填埋部部長董巖告訴記者。
可是,作為垃圾分類試點的沈陽市皇姑區新鐵社區書記周軍并不這么看,“從試點的情況來看,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居民素質、居住條件、宣傳力度、表彰機制和監督保障都關系到垃圾分類的成敗。”
2013年5月,新鐵社區由“致社區居民的一封信”開始垃圾分類的試點工作。通過科普大學、社區活動的配合宣傳,居民們分類意識有顯著提高。周軍介紹說,新鐵社區還會適時對垃圾分類表現突出的居民進行表彰。另外,在分類垃圾箱處,社區也安排了經過相關培訓的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
然而,垃圾場沒有分類處理垃圾的設備,環衛部門不進行分類運輸,僅讓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當然影響市民的積極性。
垃圾分類應是大勢所趨
有過5年日本留學經歷的王天告訴記者,“在日本垃圾分類深入人心,不加分類地丟垃圾會遭受鄰居的白眼。有的家庭直接把垃圾分類海報貼在廚房墻上,如果有不知道屬于哪類的垃圾可以直接查看。”據報道,日本還會對丟棄大型垃圾收取一定費用。
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的朗咸明博士說:“垃圾分類能夠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在我們國家應該也是大勢所趨,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政府現在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非常重視。”董巖向記者透露,在這次人大代表會議上,人大代表的相關議案已經通過。“兩年之內,老虎沖垃圾場就可以具備垃圾分類處理能力。”
朗咸明認為:“我們國家垃圾分類難以實施,一方面是居民意識不到位,一方面政府也要有更大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