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華:這部分我先發言,我認為,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取消,城市綠化覆蓋率(%)取消。建議增加4個指標:生態紅線范圍與保護、自然與人文旅游資源免費向公眾開放程度、基本農田保護情況、生態補償。
李津逵:我覺得人均建設用地面積這條要。
李迪華:你覺得這條是高好,還是低好?
李津逵:低好啊!
張幼云:我也認為這條很重要,我們一定要轉變發展觀念和模式,不能搞美國式的發展模式,我們一定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現在什么都是越建越大!
李迪華:現在是房子越造越大,綠地越建越寬,公園越建越大,水面越建越大。必須要改變了!我剛剛去的這個縣城,原來的老城區非常緊湊,現在要申報園林城市,為了達到35%的綠化率,就在城鎮、鄉鎮周圍建設巨大無比的公園。
李津逵:是的,我們需要緊湊型的城市。
李兵弟:過去搞園林城市主要是為了改變城市的面貌,這些年來,城市普遍有了大的發展,城市面貌也大為改觀,所以,在指標上應該調整。
蔡義鴻:自然與人文旅游資源免費向公眾開放程度,一個免費,其余99個都不免費,怎么辦?
李迪華:這主要涉及到公共資源的公平問題,各個地方將一片實在不怎么樣的小林子圍起來,虛擬幾個故事,也要收20塊錢、30塊錢的門票。
張幼云:生態補償現在國內的情況怎樣?
李迪華:這體現政府對于生態保護的投入情況。已經執行了很久,但中央政府下撥的錢被地方政府截留很厲害,真正到農民手上的仍然不足。
李津逵:所以,生態補償這方面,各地政府都做了,但是投入完全不一樣,做的程度也完全不一樣。那么,問了等于沒問。基本農田也是這樣,如果不保護,就是觸犯法律了。
蔡義鴻:這樣的話,就保留生態紅線范圍與保護這一條。
李兵弟:綠色城市化這部分,我們是不是應該加上綠色建筑這條呢?
張幼云:這條我覺得很重要,現在很多建筑都是大玻璃窗,很耗能。另外,是不是應該叫新建綠色建筑,過去的老的建筑不是一下子就能改過來的。現在,美國不少地方就在做舊建筑改造,使之變成節能環保。他們還開發這方面的崗位和培訓這方面的評估師。
蔡義鴻:市民行為這部分呢?公共交通分擔率,大家覺得怎么樣?
張幼云:這條很重要,這是鼓勵市民轉變生活方式,更多地采用公共交通。這里主要是指公共交通在整個交通中所占的比例,而且這個比例應該逐年增加才對。
李迪華:這樣的話,我倒是建議增加自行車、步行出行率。
蔡義鴻:怎么算呢?
張幼云:可以通過抽樣調查。
李迪華:這條是有引導意義的。
張幼云:我這次去丹麥很有感觸,他們的自行車出行率很高,是真正的自行車王國,比荷蘭還厲害。
李津逵:通勤時間一定要,說的是城市規劃合理不合理,功能分區是形而上學的,還是混合使用的。
李迪華:在深圳的富士康,廠房旁邊就是工人的居住區。但到成都等地,工廠和居住區分離,成千上萬的工人每天乘坐通勤車上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