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王姝)針對一些扶貧重點縣不愿“摘帽”問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國良27日表示,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重點縣只是一個歷史的過程,隨著全面小康建成的臨近,重點縣將逐步退出和減少,今后要研究建立重點縣退出機制。
王國良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舉行的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的。
25日,中辦、國辦發布《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中央25號文件),提出了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建立貧困縣退出機制等。
在發布會上,王國良表示,“扶貧資金管理機制改革”,現國務院扶貧辦和財政部正在研究制定“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機制辦法”,該辦法不久就可以實施。
而“貧困縣退出機制”,“目前正在研究。下一步將和有關部門制定具體辦法,報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王國良說。
■ 焦點
貧困縣為何越“扶”越多?
我國自1986年開始評定貧困縣,首輪評定共273個。但目前,包括扶貧重點縣和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在內,國家層面的扶貧對象共計832個。
貧苦地區為何越扶越多?貧困帽子為何越摘越多?
王國良回應稱,從1986年至今,貧困縣評定經歷了1994年、2001年、2011年三次調整,“實際這3次調整當中是有進有出的”。王國良說,目前832個片區縣和重點縣仍然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程度最低、比較落后的欠發達縣。
“對于重點縣退出的問題首先是那些縣的群眾不愿意退。另外,干部也不愿意退,也不敢退。所以,關于退出重點縣只進不出,或者進得多、出得少的問題成為一個熱點。”王國良表示,目前正在研究確定有效的退出機制。同時,今后將改進貧困縣的考核機制,并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
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咋辦?
有記者提問,去年,國家審計署審計了6省區19個縣的扶貧資金,發現個別地區的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如何解決?
“總的來說,管理還是比較成功的,但是確實在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到最基層這一塊,出現了很多違紀、違規、違法的問題”,國務院扶貧辦新聞發言人、政策法規司司長洪天云回應說,在國家審計署審計的基礎上,國務院已專門聽取匯報、專題研究,并就資金監管,責成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和相關部門進行專題部署和制度完善。近期,扶貧資金監管新政就將出臺。
王國良表示,“這次中央已經下定決心,要把扶貧資金的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要徹底改變扶貧資金審批權‘一管就死、一放就亂、一亂就收’的這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