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 常紅 鄭青亭)近期,兩組矛盾的數字在媒體上被廣泛報道:“2010年中國因室外PM2.5污染導致120萬人早死”,以及“中國每年因室外空氣污染導致早死人數在35萬-50萬人之間”。
這兩組數字被媒體引用時,都說是發表在國際醫學界權威雜志《柳葉刀》上。到底這兩個數字源自哪里,哪個更準確?有媒體報道稱“120萬”這個數字發表于2013年6月8日《柳葉刀》上的《1990—2020年中國人群健康模式快速轉變:全球疾病負擔研究2010之啟示》(第381卷總第9882期)一文,但人民網記者查閱其英文版核實,并未發現這個數字。記者又調查發現,“120萬”最早是出現在《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評估》上。
“全球疾病負擔評估”項目由全球約450位專家參與,每10年發布一次報告。這個項目研究從多項健康風險因子及很多其它風險因子中,估算過早死亡風險以及它們在全球健康負擔中所占份額。其最新報告,即《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評估》(2010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下稱《評估》),曾于2012年12月15日以七篇文章的形式發表在《柳葉刀》的特刊上。但這七篇文章中并未提及“120萬”這個數字。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及財新網報道,2013年3月31日,《評估》室外空氣污染專家組聯席主席亞倫·科恩(Aaron Cohen)來到北京,在一場由清華大學和健康效應研究所(Health Effects Institute ,下簡稱HEI)召集的“空氣污染與健康效應”學術研討會上,詳盡報告了有關中國的研究結果: “2010年,在中國室外空氣顆粒物污染(主要指PM2.5)導致120萬人過早死亡以及超過2500萬健康生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壽命損失年和傷殘所致的健康壽命損失年)的損失。在影響疾病負擔的危險因素中,室外空氣顆粒物污染在全球排列第七,在中國則高居第四。” 這是“120萬”這個數字首次被披露。
然而,農工黨中央主席、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陳竺院士,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王金南研究員等專家在2013年12月14日《柳葉刀》(第382卷總第9909期)上發表的《中國積極應對空氣污染健康影響(China tackles the health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的《中國環境的疾病負擔》、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的《中國環境的疾病負擔》以及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做的《中國環境經濟核算體系2007-2008》報告,估計中國每年因室外空氣污染導致的早死人數在35萬-50萬人之間,并認為“120萬人早死”這一結果可能高估了中國室外空氣污染的健康影響。
王金南在接受記者采訪表示,“我們發表的文章很清楚地表明‘導致120萬早死’這個數據有些高估,目前我暫不對哪個數據更準確發表評論。每位學者有自己的評估方式和方法,無論是30萬,50萬,還是120萬,我們共同的目的是引起國內外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以及下一步的治理舉措。”
對于所有引用數據皆是2010年前統計的問題,王金南解釋,最近兩年還沒有最新統計數據發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這個數據不會發生太多變化。
此前,《1990—2020年中國人群健康模式快速轉變:全球疾病負擔研究2010之啟示》的作者之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表示,“PM2.5污染導致120萬人早死是有切實根據的。”楊功煥解釋,35萬-50萬人這一數字只針對了PM10顆粒比較大的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并且只包含了113個城市的數據。
楊功煥解釋,現在提出“空氣污染導致120萬人早死”的數據是針對全國,這個數據在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處發布的《健康與環境》英文版的19頁中可以找到。其中有專門一部分為城市空氣污染的全球報告,這一系列結果也與現在《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評估》的研究結果較為類似。